2010年03月02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台州商人草原上演“芝麻开门”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王 晏 田天柏

  

  “地底下,埋着56亿元的财富。”

  越野车奔驰了近一个小时。从县城到矿山,一路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当我们站在一座低矮、貌不惊人的小山坡前,莫剑设略带神秘地告诉了记者这下面埋藏着“阿里巴巴宝藏”的秘密。

  莫剑设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台州商会会长、内蒙古中星矿业集团公司董事长。

  这是莫剑设和其他两位合伙人一起拥有的莹石矿,位于内蒙古草原。从探明的储量看,这座貌不惊人的矿山居然埋藏着价值56亿元的财富。而且这仅仅是按照萤石目前的价格估算。在能源紧张的今天,开采出来的矿石价值可能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不仅是莫剑设他们,在内蒙古草原,如今活跃着众多开矿的台州商人。在当前全国能源紧缺的背景下,有着独特市场眼光的台州商人正酝酿着新一轮的矿产投资风暴,他们的触角已在铁矿、煤矿、铜矿、锌矿等领域伸展开来。

  台州商人似乎已掌握了开启宝藏的“古咒语”。除了在开矿上,他们涉足的其他行业也在当地卷起了阵阵风暴。像呼和浩特台州商会正在筹划中的呼和浩特五金机电城,不但吸引了其他商人,而且还引起当地政府的兴趣。

  财富向在外经商的台州人走来。一句“芝麻开门”,显示出台州人在困境中掌控了主动权,在危机重重中酿造希望。

  

  开启“阿里巴巴宝藏”大门

  

  经过考察,莫剑设把投资矿产的大本营设在了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

  这是一颗“塞外明珠”。商都,在满语中是“水漩”之意,纵贯全境的不冻河水清流急湍,回旋成纹,故得其名。清乾隆时,商都是张家口通往乌兰巴托的第七个驿站,是塞北重要的商贸集散地。现在,商都是连接河北、山西,经由塞外高原通往东北和京津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商都的有名,不仅仅在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还因为它地底下埋藏着巨大的矿石资源。

  在商都县,主管矿山的副县长刘建军告诉记者,商都县目前探明的矿产资源有18种,不但品种多,而且储量丰富、品质好。除了铅、锌、磁铁、莹石外,最近几年还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铁、金、银等矿藏,以及二氧化碳气体等。

  从2004年开始,涌入商都县“淘金”的人骤然增多。北京、宁夏、福建……仿佛一夜之间,全国各地的商人都嗅到了这里的宝藏气息。

  莫剑设是最早来到商都的“淘宝”人之一。这位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商人,对政府的相关政策非常敏感。当2005年年初政府的“非公经济36条”明确传达出民企可以进入能源产业的信号时,在商场搏杀多年的莫剑设就觉察到这颗“塞外明珠”所蕴含的商机。2005年7月来到这里后,短短3年时间,他一口气“吃”下了5个矿。仅今年刚拿下的莹石矿,他就投资了将近1个亿。

  “商都县地下都是钱。”用莫剑设的话来说,他所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钱从山中挖出来而已。莫剑设所开采的莹石矿是不可再生的稀有矿种,品质达90%以上的矿石,每吨卖到了1700元以上。目前,亚洲莹石矿探明储量最大的矿在内蒙古四王子旗,那里的地下,有着300-500万吨左右的储量。

  到底有多少人在内蒙古圈矿投资?没有具体的数据统计,但据圈内人士初步估算,外出投资矿产的台州人不下5000人。其中大多是天台、温岭一带的人,这还不包括那些不用出门的小额投资者。只要手头有闲钱的,不管是普通市民还是生意人,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参与投资矿产。莫剑设说,不仅投资者的网络越织越大,整个投资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张。他们的眼光并不仅仅局限在内蒙古,也不仅仅局限在煤矿。目前,台州矿藏投资团已在贵州、陕西、湖北等地撒开了巨大的开采网络。

  莫剑设说,最早来到内蒙古投资矿产的是台州人。从2000年开始,台州人就在内蒙古各地开发矿产,据初步统计,他们在内蒙古开矿的投资超过了100多亿元。

  

  开矿,风险与机遇同在

  

  “矿山资源是丰富的,但同时,开矿也是极具风险的。”莫剑设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了开矿潜在的商机与风险:开矿是高回报的,但也是高风险的,开矿就是一个充满了刺激的财富游戏。

  主要的风险是什么?莫剑设告诉记者,开矿的主要风险在于“一个人干”。在这些嗅觉灵敏且深谙赚钱之道的台州人看来,投资矿藏并不担心销路,而在于投资。莫剑设说,开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投资大、风险也大的工程。这么大的投资项目,光靠一个人的资金,是成问题的。

  事实上,和莫剑设一样,台州投资者初涉矿产资源行业都带着懵懂。但是,这种懵懂没过多久便烟消云散。因为当地很多人都纷纷结伴到那里实地考察。原先的大股东分开后,带出一批批小股东,到那里投资的人便越来越多。

  敢冒风险的台州人,往往一有市场信息,就闻风而动,打听到当地有项目,往往连夜召集人马筹集资金,一群人就兜着资金赶去了。这条路子只有具备一定的资金优势才有可能实现。“现在,有好的项目,还得再有足够的钱。”莫剑设如是说。

  开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一个矿山从投资到开采要有两三年的流程。首先要对初步探明储量的矿山进行地质构造、形成年代的专业勘探,形成资源储量报告。其间,安监、公安、环保、水文、水利等部门还要进行安全等方面的评估。然后才能取得采矿权证、勘探权证。莫剑设说,只有合作,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

  “只要有项目,干得动,矿产这行我会一直经营下去。”虽然刚刚入行,但黄岩人马可志毫不掩饰自己的宏伟计划。尽管困难重重,但他对开矿的前景十分看好。前两年,煤炭吃紧,中小煤矿就得了市场的宠;铜吃紧,铜矿市场就活了起来。“市场需求是一直存在的,投资的机会就在这里。”莫剑设说。

  

  抱团,五金机电行业吹响“集结号”

  

  除了稀有金属的勘探开发及加工为主的资源开发产业,呼和浩特台州商会目前还形成了以机电产品为主的商贸流通产业。这个产业,近期将在呼和浩特做出一个“大动作”来。

  呼和浩特台州商会在全国各地的异地台州商会中是最年轻的一个。去年6月2日,在原内蒙古台州商会撤销后,重新启动筹建了呼和浩特台州商会。这个年轻的商会一成立,立即发挥台州商人从事机电贸易的优势,着手开始投资5亿元建立内蒙古最大的机电商品贸易城。

  在呼和浩特,有一条民族风情浓郁的伊斯兰风情街。但与这条街格格不入的是,风情街上居然汇集了上千家五金机电销售商户。

  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后,呼和浩特市通道街经过景观装修,一下子变了样,成了旅游文化景观丰富的伊斯兰风情街。但一入夜,到这里来的游客就会发现这么一个怪现象:风情街灯火通明,民族风情浓郁,非常漂亮。但家家户户的商铺却都“铁将军”把门。仔细一看,这些商铺是与旅游风马牛不相及的五金机电店,想吃饭购物的游客只得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风情街上五金机电店遍布固然尴尬,反过来,风情街白天的货车交通管制与停车位紧缺、高租金、仓库短缺等因素也同样制约着五金机电产业的发展。

  台州商人在这里感觉到了商机。莫剑设说,随着呼和浩特能源、制造和房地产等产业的飞速发展,作为这些行业发展基础的五金机电行业必然有着广阔的市场与商机。

  而与此同时,政府搬迁五金机电店的决心也越来越大。新一轮的城市格局和商业业态分布随着呼和浩特城市的发展与扩张,已初见端倪。

  面对这样的机遇,发展专业性强、高品质、有竞争力的机电专业市场成为台州商人的共识。莫剑设告诉记者,目前机电市场的蓝图已勾画好,投资5亿元的市场建成后将容纳风情街上的所有五金机电经营户,并拥有展览、交易、信息服务、仓储物流、商务配套、生产加工等六大功能,市场的建成,将为呼和浩特产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