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廿载风沙砺初心 大漠油井显担当——记河南油田采油二厂塔河二部生产班长汤建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本报通讯员 胡强 焦双喜 王玉锋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每到春季风沙季,狂风裹着沙砾打在脸上生疼,夏季正午烈日炙烤下的采油树表面温度超40℃,冬季低于零下20℃。这片被当地村民称作连草都不愿长生命禁区里,河南油田采油二厂塔河二部生产班长汤建一守就是二十载。从2005年的首批拓荒者之一,到外闯市场的铁军标杆,他用脚步丈量戈壁,用双手守护油井,将青春担当刻进大漠油田年轮。

 

攻坚克难拓荒路

风沙之中立根基

   

2005916日,塔河项目部成立,120名石油人远赴千里接管52口井、7座计转站。汤建初到塔河,面临严酷考验:S93井旁土房破旧无洗漱间,凉棚餐厅饭菜落沙;更紧迫的是,甲方要求一周内接手这些井站和设备,多数队员对设备陌生,技术上的空白如同难以逾越的鸿沟。

学不会就接不下来,没人会等我们!汤建在首次班组会上,攥着拳头重重砸在桌角,声音沙哑却格外坚定,他清楚这是石油人在外闯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战。

那七天,汤建带队员白加黑攻坚:白天36℃高温下对照手册摸设备,汗水浸衣结盐霜;夜晚赴厂部培训,凌晨1点返程还交流难题。最终如期独立上岗,零失误获甲方认可。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但汤建仍葆拼劲,用行动证明石油人能在风沙中扎根成长。

 

敢打硬仗显担当

危急时刻守防线

   

2023628742分,汤建在6-4计转站组织原油外输,启动泵后仅四分钟,中控室急报:压力从1.5兆帕降至0.8兆帕!汤建立即警觉:不好,有问题!

多年一线经验让他瞬间反应:压力骤降极可能是管线穿孔,不及时处置会造成大量原油泄漏,还可能污染戈壁生态。他没丝毫犹豫,立刻抓起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启动应急预案。

汤建戴好空气呼吸器奔往泵房,发现原油渗出即判穿孔,通过对讲机指令徐八虎盯数据,自己冲去关阀。两人三分钟切断流程,随后设警戒线、堵溢油并上报。四小时后抢修完毕,事故化解。这既显汤建临危不乱,更证铁军素养,员工称他如沙漠胡杨,危急时挺脊梁守安全。

 

传帮带教育强兵

匠心传承育新人

  

今年7月,塔河油区引入第三代智能掺稀泵,新设备采用数字化控制系统,虽大幅降低劳动强度与安全风险,但操作精度极高,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参数让不少干了十几年的老员工犯难,对着触摸屏半天不敢下手。新技术是好东西,可没人会用,跟废铁有啥区别!汤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向项目部申请全程跟进设备调试。

作为班组公认的技术带头人,汤建明白,只有全员掌握新技术,才能将设备优势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真正提升队伍战斗力。

汤建白天泡井站记参数、学调试,晚上整理数据到深夜。他邀请采油高级技师孙龙海共同编写《第三代智能掺稀泵操作手册》,开双课堂:晚上讲理论,白天到井站手把手教操作。三周后全员能独立使用新设备。针对职工轮换频繁,他推出固定+流动课堂,在站库讲流程、井场示范技巧。今年已培训80余名轮换职工,均合格上岗。一花独放不是春,汤建用匠心育强兵,让石油精神焕发新的活力。

二十载风沙未改汤建初心。从拓荒者到带头人、引路人,他把青春献给戈壁,担当刻井场。在沙漠边缘,他如坚韧胡杨,扎根守望油井,书写石油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无悔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