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五洲)“作为一名工匠,我从事采煤工作二十多年,我始终坚守一个信念: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无论事情大小,我都会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因为我坚信只有做好了每一件小事,才能积累出大的成就。”这是10月17日,川煤集团唐家河煤矿采煤二队党支部书记、“赵爱民工作室”牵头人、广旺工匠赵爱民与职工面对面畅谈自己成长奋斗的感想感言。
该矿劳模工匠宣讲已形成制度化,每月雷打不动开展一次。获得市级以上的劳模工匠、先进人物在全矿各队会议室巡回宣讲。宣讲工作分两个方面:一是自己讲述自己的成长史、创业史、奋斗史;二是由矿党群工作部人员组成宣讲队,讲述劳模工匠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故事,以满满正能量点燃职工工作激情,为职工奋斗指明方向。
宣讲方式不再单一,劳模文化墙成为宣讲的重要载体。“以前每次劳模工匠宣讲地点都是会议室,现在时不时把大家组织到劳模文化墙小广场,听矿上专人宣讲,视觉、听觉冲击效应更加强烈。”采煤二队职工邓良虎说。该矿培养了陈思宇、王玉当兼职宣讲员,各党支部在劳模墙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劳模工匠事迹集中宣讲日等,2名宣讲员背起“小蜜蜂扩音器”,声情并茂地讲述劳模工匠始终眼中有光,挑战不可能的信心和决心;讲他们愿坐“冷板凳”、专注把一件事干出名堂的恒心和毅力;讲他们不怕失败、敢于创新的豪气和胆气;讲一棵棵大树长得再高大,离不开深扎矿山土壤的根系……在尊重劳模、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中,让职工感恩企业,呵护共有家园,不断增进归属感、认同感。
从建矿至今,该矿涌现出60余名市级以上劳模工匠和先进人物。从“微光点点”到“星河璀璨”,从“镐锹时代”的劳动模范到新时代工匠。各级各类劳模工匠涌现并非偶然,而是企业精神沃土长期滋养的必然结果。劳模工匠宣讲为矿井“以精神铸魂、以文化育人”提供了生动样本。
该矿负责人表示,劳模工匠宣讲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将一直延续下去;把劳模文化墙及劳模工匠宣讲打造成为唐矿的一张“文明名片”,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走进更多职工群众心里,激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为奋力谱写唐矿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