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滇西南的青山环抱之中,一家酵母企业正悄然掀起一场“产改”风暴。安琪酵母(普洱)有限公司自2020年落地云南普洱以来,不止生产酵母,更在生产一线“生产”人才,用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突破边疆企业的发展困局。
地处边疆,人才难引更难留,据了解,公司八成员工来自本地,技能尚有提升空间,内部晋升“只有管理一条路”,产线升级步步艰难,发展困局如何破解?
据介绍,安琪酵母通过“知鸟平台+考试奖惩”机制,激发员工主动学习意识,确保技能知识入脑入心;邀请国际行业专家、质量认证机构等专家授课,每年百场培训精准送达每一个班组。
更亮眼的是“新型学徒制”,公司与普洱职教中心合作,定向培养电工、钳工,培训班共计50人,全员轮训两遍,已逐渐培养出14名高级技工。技能人才占比跃升至45%,一支“本土战队”初露锋芒。
通过系列改革,技能人才不再只有“挤管理独木桥”这一条路,公司搭建五级技能晋升体系,薪酬直接与技能等级挂钩,高级技工月薪比普通工人高30%。
职工陈金入职以来勤练技能,表现优异,已升任为主管;张志宣在部门负责人调离的情况下主动担责,扛下重担;左春元调任海外,工资翻倍……内部竞聘、轮岗锻炼、破格提拔,已成为常态。
此外,劳动竞赛、技能比武、QC小组轮番上演,一线工人成了“创新主角”。2024年“追风QC小组”攻关《降低酵母有机肥水不溶物含量》课题,将指标从0.7‰下降至0.2‰,年降燃料成本300万元,跻身“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行列”。设备组跨部门比武评选“技术能手”10人,带动维修效率提升20%,竞赛获奖者获物质奖励与晋升培训优先权。
荣誉也接踵而至,2023年以来,公司先后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普洱市技术中心”“全国轻工优秀QC小组”等称号收入囊中。
据悉,安琪酵母(普洱)有限公司把培训做精、把通道打开、让创新有奖,让员工从“要我学”变成“我要闯”,打造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边疆产改样本”。
(赵黎浩 何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