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黄志光:让“厕所”成为文明进步的注脚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2,黄志光.jpg

束奎元

尘世中总有一些人,甘愿在被忽视的角落栽种文明的花树。当多数人对厕所避之不及时,他却以十八年光阴深耕不辍;当世俗轻视清洁劳作,他却从中丈量文明的高度。他就是黄志光,深圳市凯卫仕厕所文化研究院的创立者。

2002年南下深圳,他以敏锐的洞察和果敢的突破,将厕所从生理空间提升为映照社会文明的明镜。

 

跨界之路:从金融到厕所革命

2002年,黄志光辞去金融系统的稳定工作,南下深圳。港资企业的经历让他注意到公共厕所环境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矛盾。观察与调研中,他意识到厕所环境管理绝非简单清扫,而是融合健康、防护与设计的系统学问。

此后,他多次赴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地考察。世界厕所组织的理念、东京地铁的智能管理、新加坡的无臭化经验,都让他确信:厕所革命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坐标。在西安论坛与国际“厕所先生”沈锐华的对话,更坚定了他把事业视为文明传播的责任。

 

理论建构:从实践到学术

2015年新一轮“厕所革命”启动,他总结多年实践,提出“建管用”三位一体理论。医疗厕所的便捷设计、校园厕所的场景化标准、乡村旱厕改水厕的系统化指导,皆为行业补齐短板。

凯卫仕的管理模式打破传统,提出“定时巡检+动态保洁”,让厕所始终保持洁净。智能监测与分级消杀,使其成为防疫前沿阵地。更重要的是,保洁人员身份得到提升,从“清扫工”成长为环境管理的专业人士。

这种理念延伸至员工家庭。许多员工子女进入重点高中与名牌大学,印证了“扫除道”理念的修炼力量,形成职业精神与家风的代际传递。

他常说:“当社会不再争论‘厕所是否配厕纸’,而是讨论‘怎样更便捷’,文明便迈上了新台阶。”

 

拓界愿景:从商业到文化

黄志光坚持“商业反哺研究”,既维持企业活力,又推动研究和公益。智慧厕所是他的未来构想:地图导航、实时监测、智能消杀。每个细节都经过人体工学与用户体验的考量,真正做到“小空间,大讲究”。

他还策划厕所文化展,展出古代文物与现代智能设施,展示人类文明演进。他说:“当一家研究院以‘厕所’命名都需要勇气时,这个行业的进步更需要坚守。”

如今,越来越多的商场比拼厕所环境,政府文件频繁出现“厕所革命”,年轻人乐于分享优质厕所体验。这些变化说明,十八载坚守,正让“厕所”逐渐成为文明进步的注脚。

黄志光的转向,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他在微末中见大义,在平凡中立匠心。用专业与坚守,将厕所这一被忽视的角落,点亮成社会文明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