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随着中国食品制造业在数字化、品牌化、连锁化的路径上不断演进,越来越多的中型食品企业面临组织升级与管理重构的双重挑战。位于青岛、成立于1996年的老牌食品企业——青岛海滨金三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近年也加快了转型的步伐。在这背后,2024年中刚刚履新的公司总经理兼财务部部长赵娜,被认为是关键的推动力量之一。
赵娜自2024年6月加入公司以来,全面负责企业战略财务规划、成本核算体系建设、现金流风险控制以及财务团队管理,并深入参与公司各项经营决策。她将财务职能由传统“报账型”转向“战略支持型”,打通了财务数据与业务运营之间的壁垒。
她上任后的第一个季度,便设立了“核心成本管控专项”,针对饭团、盖装盒饭、烘焙类面包等高周转品类建立实时单品盈亏模型。在数据支撑下,公司原材料采购批次优化、半成品损耗率下降,该类产品整体毛利率提升超6.2%。同时,她设计并实施了《营运资金流动性月度预测机制》,在不增加财务人力的前提下,将原本滞后的现金流数据变为支持决策的主动信号工具。在2024年Q4原材料价格普涨背景下,公司成功规避了不必要的大宗进货,保障了现金稳健周转,被董事会评价为“极具前瞻性和抗风险能力的管理判断”。
与以往传统食品企业财务仅作为后台支持不同,赵娜将财务部门主动嵌入公司经营中枢。在她的主导下,公司设立了“业财联席小组”,打破销售、采购、生产之间的部门壁垒,让财务数据首次进入生产计划和市场策略的前期制定流程。她亲自牵头参与的“熟食产品线上销售预算机制试点”,推动公司首次制定基于财务回报率测算的互联网销售策略,应用于电商平台投放预算、库存策略及价格设置。试点运行三个月后,线上销售额同比提升32%,资金回流周期平均缩短11天,公司首次实现“利润导向型”线上经营。
赵娜对内部组织管理亦高度重视。她全面评估了财务团队岗位与技能结构,推行“财务管理职能矩阵”,明确职责边界并设计差异化考核指标,提升了财务部门的整体响应力与数据产出效率。同时,她发起“从财务看业务”内部培训项目,推动生产、销售部门理解核心财务逻辑,为跨部门协作铺平了文化基础。在流程管理上,她推动公司在分支机构设立统一的月度财务指标反馈机制,打通前端数据与总部决策通道,形成快速收集、统一处理、有效反馈的财务信息闭环。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赵娜在海滨金三阳食品的管理模式,正是当下食品制造企业从传统财务管理走向战略财务管控的缩影。她不仅具备财务专业的系统性与精度,更具备从财务视角指导企业经营的战略眼光。“赵总在任后,公司首次实现了财务目标与业务目标的同步设定,财务数据不再只是结果,而成为决策的起点。”一位参与合作的供应链咨询顾问表示。
也正因此,赵娜被认为是“传统制造企业数智化财务转型的中坚力量”。她用行动证明,财务不再只是后台,而是驱动组织持续成长的中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