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凤发)8月11日,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湖南省委主委何寄华出席民盟省委会企业家工作委员会举办的“AI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并发表讲话。会议聚焦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省盟员企业家代表围绕技术应用、产业升级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何寄华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盟员企业家群体在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他指出,人工智能已成为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核心力量,国务院近期通过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技术规模化应用指明了战略方向。他强调,民营企业应把握AI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重点从五个维度发力:一是提高认识,主动拥抱,抢抓机遇,顺势而为。要认真领会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精神,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布局,抢抓发展机遇,以人工智能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用好优势,聚集特色,深度融入,培育潜力。要以人工智能发展为契机,深化领域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将人工智能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强化人工智能的日常化运用。三是精准匹配,找准路径,精细对接,注重融合。要在不同领域结合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找准匹配方式和技术,确保人工智能与各自领域发展的高度融合。四是双向奔赴,相互赋能,互为支撑,实现裂变。盟员企业家要放宽视野、打开思路,主动融入人工智能发展大潮,努力通过“AI+”赋能企业发展,强化技术集成,打破数据壁垒,形成数字基座,培育新的产品,开辟新的赛道,形成企业自身强有力的特色优势。五是提振信心、守住底线,找准优势、强化核心竞争力。要直面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生产成本攀升、盈利能力收缩、竞争压力增大等情况,对当前经济形势保持信心,找准优势,培育未来,通过Al赋能,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扩展产品市场,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湖南民盟力量。
会上,民盟省委会企业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睿图智能科技总经理周博文作专题讲座。作为省内AI领域领军人物,他结合自身在智能机器人研发和医学AI应用的实践经验,系统分析了大模型技术对企业创新的驱动作用。他特别指出,“AI+工业互联网”可实现全产业链协同转型,使产品研发周期缩短50%以上,这与桐昆集团等企业的实践成果高度契合。
研讨会还设置了案例分享环节,来自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等领域的盟员企业家代表,分别展示了AI在质量检测、供应链优化、品牌传播等场景的具体应用。有企业代表表示,计划借鉴泉州安踏智能工厂“AI辅助设计系统”经验,力争3年内将产品开发周期从30天压缩至10天。
何寄华总结时强调,民盟省委会将持续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通过社情民意信息报送、专题调研等形式,推动AI赋能政策落地。他特别提到,近期走访长沙盟员企业通远股份发现,通过AI技术改造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20%以上,此类“小切口、大成效”的实践模式值得广泛推广。
据悉,民盟湖南省委会企业家工作委员会下一步将组建AI应用专家智库,分行业制定“AI+”转型路线图,并计划年内开展10场以上专题培训,助力企业突破技术应用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