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当这股裹挟着黄土高原厚重气息的洪流穿越齐鲁大地,不仅滋养了沃野千里,更孕育了“崇德尚勤、守廉务实”的精神基因。中国重汽,是从济南这片热土上成长起来的民族重卡企业,正以“重德为本、重勤为径、重廉为魂”的信念,在时代浪潮中擎起“清廉重汽、幸福重汽”的旗帜,让清廉之风与发展之帆同频共振,在共和国的工业版图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重德为本
以初心为墨,绘就担当底色
泰山不语,自显巍峨;长河无声,暗藏汹涌。在山东这片浸润着儒家文化的土地上,“德”从来都是立人立业的根基。孔夫子周游列国,传“仁义礼智信”之道,为华夏文明注入精神钙质;今日重汽人扎根实业,以“振兴民族重卡”为己任,将“德”字刻进企业发展的血脉。
走进重汽生产园区,“以德修身、以德治企、以德兴邦”的标语格外醒目。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行动指南。从管理层到一线工人,“德”的考核与业务能力并重——对待客户是否诚信,对待同事是否友善,对待工作是否负责,对待社会是否担当,都成为衡量“重汽人”的重要标尺。在装配车间,有位老技师三十年如一日,坚持对每一颗螺丝的松紧度反复核查,他常说:“咱们造的是卡车,更是人命关天的安全。失了德,就是砸了自己的饭碗,愧了国家的托付。”
这份“德”,体现在对质量的极致追求上。重汽人深知,“国之重器”容不得半点瑕疵。从研发设计到零部件采购,从生产组装到出厂检测,每一个环节都以“德”为镜,杜绝偷工减料、弄虚作假。当一辆辆印有“中国重汽”标识的卡车驰骋在世界各地,带去的不仅是中国制造的实力,更是中国企业的道德担当——在非洲援建项目中,重汽卡车以耐造、可靠的性能成为“移动的丰碑”;在国内抗疫一线,重汽改装的负压救护车星夜驰援,用“德”的温度守护生命防线。
正如古人所言“厚德载物”,重汽的“德”,载起的是卡车,是责任,更是民族工业的希望。
重勤为径
以汗水为泉,浇灌发展之花
黄河九曲,百折不回,方能奔流入海;泰山千仞,积石为基,才得擎天一柱。勤勉,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更是重汽从弱到强、从追赶到领跑的密码。
在重汽的总装车间,凌晨五点的灯光比朝阳更早唤醒这座工业堡垒。焊接机器人的“滋滋”声与工人的号子声交织成晨曲,焊花飞溅如星子坠落,在钢板上烙下奋斗的印记。这里的工人常说:“勤不是蛮干,是巧干加实干。”为了攻克一项发动机节能技术,研发团队曾连续3个月泡在实验室,每天睡眠不足四小时,图纸堆起来比人还高;为了赶制一批出口订单,装配班组主动放弃休假,实行“两班倒”,最终提前3天完成任务,让“中国速度”赢得国际掌声。
这份勤勉,藏在每一个细节里。车间墙角的“创新提案箱”,每月都能收到上百条来自一线的建议——“给扳手加个防滑套能提高效率”“优化流水线布局可减少30%的搬运时间”……这些看似微小的想法,经过采纳实施,每年能为企业节省数千万元成本。重汽人相信,“功不唐捐”,就像黄河的浪花,看似柔弱,却能在千万次冲击后改变河道;就像泰山的挑夫,每一步踏实的脚印,都在丈量向巅峰的距离。
如今的重汽,已从当年的小作坊发展为拥有全球研发中心、年产销超30万辆的重卡巨头,但“勤”的传统从未改变。在智能工厂的监控大屏上,实时跳动的生产数据背后,是无数人用汗水写下的注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地图上,不断新增的销售网点,是业务人员踏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的成果。正如一位老领导所说:“重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时间赛跑、与自己较劲’的勤勉史。”
重廉为魂
以清风为舵,领航行稳致远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笔下的莲花,恰是重汽人对“廉”的生动诠释。廉,是企业的魂,魂正,则身正;身正,则行远。
在重汽的廉政教育基地,一面“清风墙”记录着企业的廉洁故事。墙上有这样一段话:“廉不是苦行僧,是心中的秤,称得出是非,量得出底线。”为了筑牢这道底线,重汽建立了覆盖全员的廉政防控体系——从招投标的“阳光化流程”到采购环节的“双人复核制”,从管理层的“廉洁承诺书”到普通员工的“微腐败举报通道”,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让“想腐者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重汽的“廉”,不仅体现在内部管理,更延伸到产业链的每一环。与合作伙伴签订“廉洁共建协议”,明确“不得宴请、不得送礼、不得搞特殊关照”的“三不原则”;在供应商大会上,将“廉洁记录”纳入合作考核,对违规者一票否决。这种“清清白白做生意,坦坦荡荡谋发展”的态度,赢得了上下游企业的尊重,也让重汽的发展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古人云:“公生明,廉生威。”重汽的“威”,不是来自规模的庞大,而是来自廉洁带来的公信力。当每一辆重卡车身上都印着“廉洁”的印记,它驶向的不仅是市场,更是人心。
幸福在重汽
以同心为弦,奏响时代强音
“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这句实实在在的标语,道出了“幸福”最朴素的含义。在重汽人看来,幸福不是抽象的概念,是车间里的欢声笑语,是工资卡上的稳步增长,是家人眼中的踏实可靠,是大国重器里的个人价值。
为了让员工“高高兴兴上班”,重汽在细节处下功夫:车间里安装了新风系统,夏天有冷气,冬天有暖气;设立“职工书屋”“健身房”,让大家在工作之余能充电、能放松。一位年轻工人说:“在这里上班,感觉像在家里一样舒心,领导关心我们,同事帮助我们,干起活来浑身是劲。”
“平平安安回家”,是重汽对员工最郑重的承诺。企业投入巨资改善生产安全条件,给每一位工人配备最齐全的防护装备,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近年来,重汽的安全生产事故率持续下降,成为行业标杆。更重要的是,“清廉”带来的安全感,让员工不必为歪门邪道费心,不必为蝇营狗苟焦虑,能专心致志搞生产、谋发展,这种“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踏实,是任何物质都换不来的幸福。
这份幸福,还体现在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里。重汽建立了完善的技能培训和晋升体系,一线工人可以通过“技术比武”晋升为技师,普通职员能凭借业绩走上管理岗位。许多从农村来的年轻人,在这里学会了过硬的技术,买了房、安了家,从“打工者”变成了“城市建设者”。正如一位老员工所说:“我把青春献给了重汽,重汽给了我一个幸福的家。”
如今,当晨曦中的重汽园区响起嘹亮的国歌,当一辆辆重卡从这里出发,向东驶向太平洋的港口,向西开进丝绸之路的腹地,向南奔赴共建国家的工地,向北驰骋在冰封的边疆,它们承载的不仅是货物,更是重汽人对“清廉”的坚守、对“幸福”的追求。
黄河依旧奔腾,泰山始终巍峨,大明湖的荷花年年盛开。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中国重汽正以“重德、重勤、重廉”为笔,在时代的画卷上续写“清廉在重汽、幸福在重汽”的新篇章。这篇章里,有个人的奋斗,有企业的担当,更有民族的复兴——因为清廉,所以可靠;因为实干,所以强大;因为幸福,所以前行的脚步,永远坚定而昂扬。
(作者系中国重汽制造工程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