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2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杏花村外史》之第三季(连载之二十)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第二十回    

大移民下西凤传奇

洪武移民离汾阳,陈晋携艺至凤翔。

汾法酿得西汾韵,后称西凤至今当。

元末,战火绵延二十余载,朱元璋终于一统天下。彼时山河破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满目疮痍,荒无人烟,战争的创伤触目惊心。

明洪武年间,为充实北部边疆、恢复农业生产、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统治,朱元璋推行移民政策。按照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山西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的百姓,齐聚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随后迁往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地,这便是著名的洪武大移民。

陈晋,这位土生土长的山西汉子,也在移民之列。他自幼被汾酒馥郁的香气环绕,家族世代皆是汾酒酿造高手,酿酒技艺传承数代,家中兄弟皆深谙此道。

在老家,每逢佳节庆典,汾酒总是主角。酒液澄澈透明,口感醇厚绵柔,承载着无尽欢乐与真挚祝福,香气弥漫整个村落。酿酒时节,村民们循着芬芳赶来,共同见证新酒诞生。陈晋仍记得儿时随父亲踏入酒窖,那一排排酒缸整齐排列,宛如严阵以待的士兵,缸上封泥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此次移民,陈晋被安排到陕西凤翔。在大槐树下领完凭照川资,一家人便踏上西行之路。一路上风餐露宿,历经艰难险阻。

抵达凤翔时,陈晋眼前一亮。这里山川环绕,绿水潺潺,民风淳朴。土地肥沃,盛产优质高粱,陈晋认定,这是他将家族酿酒技艺发扬光大的绝佳之地。

那时的杏花村,汾酒酿造行业已趋饱和,竞争激烈。陈晋深知在故乡崭露头角困难重重,且酿酒原料供应日趋紧张,成本不断攀升,让他疲惫不堪。而凤翔资源优越,竞争压力小,仿佛是命运为他开启的新机遇。陈晋嘴角上扬,露出欣慰的笑容,仿佛这场大移民,就是为了成就他的梦想。

陈晋把想法告诉妻子,妻子坚定支持:孩他爸,凭你的手艺和决心,肯定能在这儿干出一番大事业,这儿就是你的福地。

他们在凤翔郊外找到一处简陋屋舍安顿下来。陈晋亲手搭建炉灶,用泥巴仔细糊好缝隙,确保牢固。挑选原料时,他格外用心,每一颗高粱、每一粒豌豆和大麦,都经过精挑细选。

在凤翔,陈晋结识了德高望重的文人李老。李老虽不懂酿酒,却对凤翔的历史文化了如指掌。见陈晋初来乍到就满怀壮志,李老十分欣赏,常来酒坊与他谈古论今。李老告诉陈晋,凤翔是周秦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片土地不仅物产丰富,更承载着千年传承。陈晋从李老的讲述中,汲取到灵感与力量。

起初,陈晋信心十足。他选用凤翔当地优质高粱、豌豆和大麦,依照汾酒的比例调配,严格遵循汾酒的发酵时长与温度。然而,首坛酒酿出后,陈晋满心期待地品尝,却大失所望——口感粗糙,香气也不够纯正,与汾酒相差甚远。陈晋满心困惑,不断反思问题所在。

为找到答案,陈晋日夜钻研。夜晚,他在昏暗的油灯下,仔细翻阅祖传酿酒笔记,眼睛熬得红肿;白天,他守在炉灶旁,时刻留意温度变化,汗水湿透衣衫也毫不在意。他不断调整原料比例,每次尝试都耗费大量精力与物力。

但命运似乎故意刁难他,试验一次次失败。酿出的酒要么酸涩难咽,要么平淡无味。资金愈发紧张,家中积蓄逐渐见底。为节省开支,陈晋四处寻找便宜原料,可质量参差不齐,导致酿酒效果更差。

周围村民的嘲笑与质疑声接连不断:一个外乡人,还想在这儿搞出名堂,简直是白日做梦!连关系不错的邻居也劝他放弃:陈晋啊,别折腾了,酿酒可不是你想的那么容易,还是找个正经活干吧。

陈晋的妻子为支持他,悄悄变卖首饰购置优质原料,却只是杯水车薪。孩子因家中贫困,常哭闹着要吃好的、穿新衣服,陈晋满心愧疚,陷入深深的绝望,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萌生出放弃的念头。

但妻子始终陪伴在他身边。为支持陈晋,妻子省吃俭用,操持家中大小事务,让他能全身心投入酿酒。家中日子愈发艰难,孩子衣服打着补丁,饭菜只有简单粗粮,清汤寡水,妻子却毫无怨言,总是用温柔而坚定的眼神鼓励他。

妻子轻轻握住陈晋的手,目光坚定又温柔:孩他爹,你一直是我心中最勇敢、最有才华的人。你怀揣酿酒梦想,努力奋斗,这份执着和勇气让我特别佩服。现在虽然困难重重,但这只是成功路上的小波折。你精通汾酒酿造工艺,又这么努力探索,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成功的方法。我们一起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从来没放弃过彼此,这点挫折算什么?孩他爹,你的梦想一定会实现,我会一直陪着你,不管前面的路多艰难,我都相信你能闯过去,开创出属于我们的天地。

妻子的鼓励让陈晋重新振作起来。

一天,陈晋在集市偶然听到一位老者谈论凤翔的水土和气候:咱凤翔这地方,水软土肥,气候和别处不一样,酿酒可不能照搬老方法。陈晋恍然大悟,意识到必须结合当地特点创新工艺。

回到家,陈晋立刻开始新尝试。他调整高粱和豌豆的比例,根据凤翔湿润的气候延长发酵时间,还不辞辛劳深入山林,寻找当地特有的草药,尝试加入酒曲中。

等待的日子里,陈晋忐忑不安,每天都查看酒坛,闻香气、观察酒液变化。

终于,开坛的日子到了。陈晋颤抖着双手揭开酒坛盖子,一股独特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他小心翼翼舀出一勺品尝,眼中泛起泪光——这酒既有汾酒的醇厚,又融合了凤翔的独特风味,口感丰富,余味悠长,是典型的清香型大曲。

陈晋成功了!他将酒命名为西汾酒,消息迅速传遍凤翔。人们纷纷前来品尝,赞不绝口:这酒味道醇厚,香气扑鼻,真是好酒!”“从没喝过这么独特的佳酿,陈晋真是了不起的酿酒师。

随着时间推移,西汾酒声名远扬,销售范围越来越广。杏花村的弟兄们也赶来凤翔帮忙。为更好宣传,陈晋制作酿酒清香,饮者赞誉的标签贴在酒坛上,西汾酒成为享誉三秦的名酒。

万历年间,陈晋的后继者因故撤回山西,西汾酒坊转让给当地人经营。因酒坊地处凤翔,西汾酒渐渐被称作西凤酒,经过不断改良,产出多种口味。而陈晋,成为凤翔酿酒界的传奇人物,用坚持和智慧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8-2 2 1陈晋创立的“西汾酒”坊。.jpg

● 陈晋创立的“西汾酒”坊。

8-3 2 2大槐树下洪武大移民场景。.jpg

●大槐树下洪武大移民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