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4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风过南川处 药香满人间 —— 重庆市中医药科技产业高地崛起纪实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彭慧

725日,走进位于大观镇的重庆市南川区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当重庆主城正被40℃上下的高温炙烤时,这里却因地处金佛山西麓而格外清凉,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园区巨幅标语人行金山药染袖,风过南川闻药香在阳光中格外醒目,为这座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不远处的智能煎药车间里,蒸汽升腾,机械臂精准抓取药材,智能系统无声地调控着上千个参数——这座肩负着重庆打造千亿级现代中医药生态圈核心使命的园区,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千亿生态圈的顶层擘画

重庆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构建具有全球辨识度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紧扣“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和“416”科技创新布局,这座山城正全力打造西部领先、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中医药产业集聚区。明晰的发展目标已经确立:到2027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将稳定在310万亩以上,产值将突破130亿元。

五大行动支撑起宏伟蓝图:

种植筑基行动 大巴山药谷与武陵药都两大产业集群加速成型,渝十味道地药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如火如荼,2027年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20万亩以上。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广泛推行,三品一标GAP标示基地持续扩容。

工业振兴行动 目标培育2100亿级、450亿级产业集群;引育1家超百亿、2家超50亿领军企业;引进5家以上全国中成药工业百强;中药工业产值年均增速超8%;培育5个超10亿、40个超1亿渝产中药大品种;新增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不少于30个。

融合创新行动 布局食药物质新赛道,推动山银花、曲茎石斛进入国家目录;打造三诚特饮”“藿香小可乐等爆款产品;制定巴渝一百零八道药膳目录;研发保健食品、中药日化品及中药兽药;支持南川建设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打造石柱黄水、南川金佛山等康养目的地。

科技赋能行动 2027年省部级及以上科创平台达45个;新增国医大师、名中医等领军人才6名以上;研发中药创新药1—2个。

服务优化行动 争创国家药品审评检查西南分中心;构建中药材全流程追溯体系(渝药信息与溯源服务平台);建设产地交易中心、数字化平台;推动川渝标准互认及一带一路市场开拓;强化医保支持,提高中药在医疗机构使用占比,试点智慧共享中药房。

智能制造的产业引擎

在重庆上药慧远公司的中药煎配中心,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正在发生。接方审方、智能调剂、调剂复核、自动煎煮、灌装贴标……全市规模最大、自动化水平最高的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着。智能AI系统精准控制着每一味药材的浸泡时间、煎煮温度与加水量。    80多人缩减到16人,效率却大幅提升。重庆上药慧远公司技术负责人指着数控屏幕介绍,患者通过手机可实时查看煎煮进度。这条生产线每日能处理3000多个处方,实现了全过程数字化、自动化、个性化生产。

作为重庆唯一的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这里已成为产业升级的标杆。华润三九、上海医药、金木药业等41个重点项目相继落户园区,协议引资额达110.28亿元。园区累计实现产值53.72亿元,解决就业3700余人,构建起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院内制剂+特医食品及大健康食品的立体产业格局。

“2030年目标培育5家年产值10亿级以上企业,园区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园区负责人描绘着发展蓝图。

新入驻的重庆医药集团九隆现代中药有限公司正抓住机遇。政策、资源、战略让我们选择南川。企业负责人表示,中药饮片生产只是起点,未来将拓展院内制剂与健康食品,深化药材价值挖掘与科研创新。

金佛山药库的厚积薄发

金佛山云雾缭绕的山野间,玄参、黄连、大黄等20余种中药材茁壮生长。这座中药材宝库滋养着南川区的产业根基:650家经营主体、1300户种植大户耕耘着20.05万亩药田,29家精深加工企业让草木焕发新生。2023年,全区中医药全产业链产值就达46.69亿元。

但瓶颈依然明显。南川区中医药协会会长任小强坦言,种植户对市场信息把握不足,精深加工和科研能力仍需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破局之道已然清晰:

协会纽带聚力 南川区工商联党组书记黄敏呼吁成立区中医药产业协会,引导国企民企协同发力,串联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

品种品牌攻坚 任小强建议聚焦玄参、大黄、金钱草等优势品种;强化绿色认证、有机认证和GAP认证,提升南川药品牌价值。

人才培育创新 推进院校+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培养土专家与高端人才并重的智力网络。

政策瓶颈突破 业界期盼放宽非粮化对中药材种植的用地限制,释放土地潜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产业振兴关键在精准选择。南川区政协主席毛朝银强调,必须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思路,推进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种植,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和企业招引,优化用地、财税、市场拓展政策,深化与市药研所科研合作,提升医养融合水平。

千亿药香飘四海

当智能生产线在金佛山麓高效运转,当藿香小可乐的配方在实验室反复优化,重庆中医药的现代化故事正在改写产业版图。从310万亩药田的规划宏图,到南川园区53.72亿元产值的坚实脚步;从渝十味的标准化种植,到上药慧远16人驾驭的智能生产线——这座山城正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中医药产业生态的系统升级。

重庆市南川区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恰似一颗强劲跳动的心脏,正为千亿级生态圈输送澎湃动力。当巴渝药香沿着一带一路飘向远方,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产业园区的崛起,更是一个千年智慧产业拥抱现代文明的生动范本——风过南川处,药香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