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撰稿 许贵元 张志栋
年近七旬的张连杰,原是河北唐山丰南国营酿酒厂的厂长。自1998年改制后,企业变成一家民营企业,酒厂也随之更名为河北庆昇源酿酒有限公司,张连杰担任公司的董事长。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张连杰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从骨子里痴爱民族文化。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搞好酒业生产经营的同时,他把相当一部分精力倾注在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事业上。他坚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引领和强力支撑。作为民营企业,坚持“文化兴企”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行稳致远;走出厂门、面向社会、融入大众,让无穷的文化力量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是一件更有时代意义的“铸魂工程”。民营企业更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应该肩负起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普惠民生的历史重任。
基于这种思维理念,早在2008年5月,张连杰所在的公司就率先成立了“百花民乐团”,把各类企业和社会民间具有吹拉弹唱绝技且酷爱民族传统文化的70多名新老艺人吸纳为团员。这些艺人主要来自退休教师、企业职工、农民和社区居民,也有专业人员,平均年龄56岁。该团由张连杰担任团长,一年四季在城乡巡回展演,颇受群众欢迎。
随着民乐团的声望日高,张连杰清醒地看到,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期待更多更好的优秀文艺作品。为适应和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该公司于2012年又专门成立了“丰南评剧促进会”,由张连杰担任会长。众所周知,唐山是闻名全国的评剧发祥地,历史上在国内尤其是北方地区享有盛名,评剧也是唐山城乡群众最欢迎的地方戏剧。
国家连续多年在唐山举办评剧艺术节。“丰南评剧促进会”以此为契机,乘势而上。每年正月,都精心组织“戏剧晚会”“红歌音乐会”“经典曲目音乐会”等活动,平均每年“送戏下乡”演出都在七八十场。到目前,已累计演出1400多场次,先后跑遍了全区16个乡镇、200多个村庄,吸引群众观演超过20万人。通过开展上述系列文化娱乐展演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民族文化娱乐带来的福祉,有力促进了全区文明创建实践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大大激发了城乡群众“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火热激情和冲天干劲。对此,张连杰十分感慨地说:“只要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我们企业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
帮助团员改变人生
2024年10月8日,张连杰又组织了一场在国内颇有影响力的大型“唐山评剧艺术交流展演”活动,全国各地戏友、票友600余人参加。每次活动,区委、区政府领导都高度重视,区文旅局、文联、文化馆等部门亲临指导、协调场地,从多方面给予鼎力支持。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鹏程还几次到现场认真观摩,并提出具体要求和建议。“没有区里的大力支持,我们难以支撑到今天!”张连杰说。
20多年峥嵘岁月,一路走来伴随辉煌。2011年,该公司“百花民乐团”的青年农民郑博红表演的唢呐独奏《正月十五闹雪灯》一曲,悄然登上了央视11频道,名震全国;同年,“百花民乐团”应北大之邀,参加了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音乐会,该团演奏的《河东调随想曲》震撼了整个校园,师生们赞不绝口;尤其是名扬全国的夫妻俩的“花枝组合”,是丰南区王兰庄镇先甸村农民。妻子成丽华,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谁也不会想到,她冲破多方阻力,毅然决然嫁给了7岁就下肢瘫痪、靠轮椅行走的丈夫卢廷洋。小两口互敬互爱、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共同追求美好的生活和未来。他们因歌结缘,牵手追梦前行,立志让梦想在歌声中绽放光芒。2014年7月5日,他们推着轮椅出现在央视“星光大道”节目现场,“花枝组合”倾情演唱的代表作品《不管有多苦》《爱人》和单曲《爱的小屋》惊动了全场,一举夺得了当年六月赛季的“周冠军”,为唐山和丰南争得了荣誉。“花枝组合”之所以荣获“星光大道”周冠军,除了夫妻俩的刻苦努力之外,也得到了家乡各界人士的援助和鼓励。尤其是“百花民乐团”团长张连杰不仅主动赞助5万元,还带领乐团赴京助演,使“花枝组合”一夜成名,从此改变了人生,成了家喻户晓的“大网红”。
坚持“两手抓” 实现“双丰收”
近年来,“百花民乐团”在唐山境内叫得更响了。该团组织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组曲大型音乐会,也包括戏剧演唱,每场均有150名艺术爱好者参与,先后在丰南大剧院、唐山大剧院、燕山影剧院等知名场院展演,总是座无虚席、掌声四起、满堂喝彩。
今年6月8日至15日,该团精心策划了“四大名著”民族乐器交响音乐会,让古典文学精品绽放时代光芒,引导人们崇尚文明、扶正祛邪、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让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传承、弘扬和光大,为建设“文化强国”砥砺奋进、保驾护航。
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是历史的呼唤,人民的期盼。作为民营企业家更要有“爱文化就是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高度家国情怀,让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厚的物质成果。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体现文化的创造力、创新力和凝聚力,切实让民族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不断激发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体现企业的担当与作为。张连杰不仅这样认为,也是这样做的。一句话:他坚持了“两手抓”,实现了“双丰收”。自担任河北庆昇源酿酒有限公司董事长以来,他积极带领员工发展酒业生产,唱响“文化兴企”的主旋律,陆续开发了以“庆昇源”为主的系列品牌50多个,年产量在1500吨左右。“庆昇源”酒,在当地颇有名气,产品不仅在河北省内畅销,还远销山西、天津等地。
活跃城乡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更是这家民营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之处。几十年来,张连杰致力于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事业,千方百计增加投入,用于购置服装、道具、各种民乐器材、专用汽车等累计投入200多万元,而且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无偿展演”,属于纯公益性活动。这期间,也有一些亲朋好友善意劝告他“把酒业经营搞好、给企业多赚点儿钱是正道”,面向社会搞文化投资是“不务正业”“得不偿失”。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张连杰的决心和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