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民营企业党组织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丁谦华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余年来,从根本上改变了党的作风形象和政治生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民营企业的党组织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承担着关键角色。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明确规定,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这一功能定位决定了民营企业党组织必须成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推动力量。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民营企业党组织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过程中面临着独特挑战:既要严格遵循党纪要求,又要适应企业市场化运作特点;既要防范利益输送,又要优化营商环境。因此,深入研究民营企业党组织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现状、问题与优化路径,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民营企业党组织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现状


1.1  分层分类推进学习教育

领导班子示范引领:民营企业党组织往往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与企业战略发展深度融合,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班、实地研学等形式,领导班子带头开展学理论铸魂、抓警示明纪活动,并将学习教育纳入新提任干部必修课程,强化头雁效应。有些工商联通过召开所属商会党建工作推进会,要求各级商会党组织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将学习教育与商会改革发展任务一体化推进。

基层党员全面覆盖:针对民营企业党员分散、流动性强的特点,江苏等地探索联学联建模式,如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家开展汲取廉洁力量·筑牢思想防线专题活动,通过沉浸式参观廉洁文化馆、案例剖析式党课等形式,推动八项规定精神向基层延伸。在开展学习教育时注重开门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一线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效能。

1.2  问题导向开展专项整治

精准靶向纠治四风变异问题:针对民营经济发达、党员干部违规投资入股问题突出的现象,创新开展自查检视,分级通报典型案例,形成强烈震慑效应。专项整治后,投诉举报量下降,政商关系得到显著净化。有些地区开展过筛式体检,分层分类梳理历年巡视巡察、纪检监察、信访反馈问题,结合与企同行护航发展基层大走访活动,收集意见建议、查摆问题、形成整改清单。

破解亲清不分政商难题:有的地区出台《关于常态化纠治党员干部违规参与民间借贷、投资入股、经商办企业问题推进规范政商交往的实施办法(暂行)》,明确六不得禁令(如不得以亲属名义同企业发生违规借贷行为)和对企业家的五倡导五不准(如不准邀请干部到私人会所聚会),为政商交往提供清晰边界。

1.3  创新机制构建长效机制

监督执纪机制创新:有些地区纪委监委创新廉洁护航+法治赋能模式,将八项规定精神与《民营经济促进法》宣传相结合,通过法律三进活动(进企业、进商会、进基层),为企业家提供依法经营与廉洁从业的双指南。部分企业集团制定廉洁从业负面清单,细化关键环节、负面清单事项和管控措施,实现廉洁风险精准防控。

数字赋能作风监督:针对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问题,通过强化信息化运用,避免基层重复提交材料,切实为基层减负。有地方政府构建上下联动、分级负责、全域覆盖的企业走访机制,领导班子带头走访重点企业,运用数字化平台收集企业诉求、解决问题,实现惠企政策一键直达

二、民营企业党组织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政治领悟还不深刻:部分企业党组织将八项规定精神简单理解为压缩经费开支,未能从两个确立的政治高度把握其战略意义。在研讨中存在引用文件原话多、系统剖析少倾向,对四风问题隐形变异与权力寻租的关联性认识不足。有些将商务接待与会议用餐混为一谈,暴露出对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不足。

责任传导还不到位:一些党组织负责人头雁效应发挥不充分,对基层躺平式、侧卧式干部姑息迁就。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存在说工作多、讲思想少的避实就虚现象,监督执纪抓大放小,对党员干部日常行为规范约束宽松。部分企业出资人认为党建工作是政治任务,实际支持停留在口头表态。

2.2  实践执行存在短板

形式主义隐形变异:为应对检查考核,部分企业出现数字游戏:通过拆分合并会议实现数量达标、要求基层重复填报数据、督查工作以痕论绩等。在调查研究方面,存在被调研现象:预先划定考察路线、指定发言人员,调研成果转化率偏低,对职工反映的绩效考核不公、晋升通道狭窄等深层次问题止步于形成报告,缺乏具体解决举措。

权力监督存在盲区:在民主决策方面,部分企业先入为主倾向明显,重大项目论证流于形式;干部选拔存在熟人效应,关键岗位任职资格审查把关不严。在廉洁风险防控上,对微腐败警惕性降低,如接受合作方节日伴手礼、默许亲属参与企业关联业务等问题时有发生。

2.3  制度机制存在缺陷

党建与业务融合不足:部分企业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两张皮,组织生活仍以读文件、学通报为主,缺乏与企业发展战略、创新转型的结合点。在非公有制企业相对集中的开发区,虽然设立综合党委,但因缺乏专业力量,对规模以下企业的党建指导力不从心

长效机制尚未健全:警示教育存在温差:对财务、招标等关键岗位的针对性提醒不足;以案促改做半篇文章,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缺乏长效机制。部分企业家反映,虽然知晓政商交往正面、负面、倡导三张清单,但遇到具体问题时仍感边界模糊,希望获得更明晰的操作指引。

三、优化民营企业党组织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路径

  

3.1 构建教育、制度、文化三位一体体系

深化分层分类教育机制:对党组织书记和出资人,开展守信念、讲奉献、重品行,懂经营、会管理、善协调专题培训,每年组织集中培训;对年轻党员和关键岗位人员,开设纪律微课堂,围绕招标采购、商务接待等场景开展案例教学。推广 政商交往三张清单(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倡导清单)模式,通过廉洁讲座+法治宣讲组合,明晰严禁开展的红线和倡导开展的绿线’”

创新组织生活载体:探索开放式党组织活动,推动党群活动一体化,鼓励企业党组织与其他单位结对共建。充分运用网上党建园地、党建微博、网上论坛等载体,将组织生活拓展至线上。如创作廉洁文化作品,组织家风助廉活动,举办劳模先进事迹宣讲会,以文化浸润提升教育实效。

3.2 健全监督、整改、治理闭环机制

数字赋能精准监督:建立作风监督信息化平台,整合信访举报、审计监督、财务监管数据,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采购招标等实施穿透式审计。推广先进经验,实现政策兑现全流程线上留痕、异常操作自动预警。设立基层减负监测点,实时追踪文件会议数量、督查检查频次,根治形式主义变异问题。

闭环整改突出问题:针对违规接待”“搭车报销等多发问题,制定《权力运行负面清单》,细化八小时外行为规范。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对苗头性问题开展第一种形态精准约谈。实施巡察整改回头看,将学习教育与巡察整改结合,以点的整改面的提升,确保问题销号清零。

3.3 创新党建、经营、服务融合模式

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完善党组织与管理层双向互动机制,建立党组织书记列席企业决策会议制度、重大事项党组织前置研讨制度。围绕企业创新转型,设置党员先锋岗”“技术攻关队,将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生产力。

构建亲清统一服务生态:建立领导干部基层体验日制度,定期到生产一线顶岗作业,现场解决急难愁盼。推广 部门+党员两张责任清单模式,通过走访收集诉求。组建由职工代表、企业家、行业协会参与的作风观察员队伍,开通24小时监督热线,实现多元共治。

民营企业党组织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关键环节。当前,各地通过分层分类学习教育、问题导向专项整治和创新监督机制等举措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在思想认识深度、实践执行效度、制度保障力度上仍存短板。优化路径需立足民营企业特性和党组织功能定位,着力构建教育、制度、文化三位一体体系,健全监督、整改、治理闭环机制,创新党建、经营、服务融合模式,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民营企业落地生根。

未来,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实施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党组织应更加注重廉法融合数字赋能双轮驱动,将作风建设深度融入公司治理、风险防控、文化建设全过程,以亲清统一、廉勤并重的新型政商关系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作者系无锡山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