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开荣
“我们是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
我们是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筚路蓝缕,五千里沃土拓富饶!
我们是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抚夷属夏,八百年风云领风骚!
我们是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崇文重教,千万名楚才成天骄!
我们是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重诺贵和,万千里楚河旺商桥!
我们是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团结奉献,六千万楚人循大道!
我们是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包容担当,三百万“楚商”强国腰!
我们是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一鸣惊人,九万里腾飞壮自豪!”
在华夏文明的璀璨星河中,楚人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于荆楚大地镌刻下波澜壮阔的文明史诗。“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流传千年的民间谚语,既是对楚人精明智慧的生动写照,更凝结着楚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核。从楚国先民披荆斩棘的创业征程,到当代楚商纵横商海的辉煌成就,楚文化与楚商精神恰似长江汉水,在历史长河中奔涌不息,既传承着古老文明的基因密码,又焕发着时代创新的蓬勃活力。
一、溯源荆楚,“九头鸟”的文化基因探微
“九头鸟”这一神话意象最早可追溯至《山海经》中的“九凤”记载,历经楚文化的神秘主义渲染,逐渐演变为具有九首的灵鸟形象。在湖北民间传说中,九头鸟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聪明机智、坚韧不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正如明代文献《五杂俎》所言:“天有九头鸟,地有湖北佬,谓其心机慧巧也。”这种比喻并非偶然,而是楚文化千年积淀的必然呈现。
从历史维度看,“湖北佬”的群体性格形成于多重因素的交织。地理上,湖北“九省通衢”的区位特征造就了开放包容的胸襟;历史上,楚国“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三国风云的谋略文化、明清时期的商贸传统,共同塑造了湖北人精明能干而又务实进取的性格特质。特别是近代以来,张之洞督鄂推行“湖北新政”,开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先河,进一步强化了楚人敢为人先的创新基因。
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了这种文化基因的延续性。荆州楚墓出土的漆器纹饰中频繁出现的凤鸟图案,与九头鸟形象存在明显渊源关系;云梦睡虎地秦简中记载的楚地民俗,也体现了湖北先民重视智慧与实用的价值取向。这种文化基因历经千年沉淀,最终凝结为“九头鸟”与“湖北佬”这一极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
二、哲思楚韵,“九头鸟”的精神意象升华
“九头鸟”作为湖北精神的象征,其哲学内涵早已超越地域性格的简单描述,升华为具有普遍价值的文化范式。
多元智慧的认知结构。九个头并非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象征着多角度观察、全方位思考的智慧体系。从老庄哲学的辩证思维,到陆九渊的“心学”的创新,湖北历史上的思想巨擘无不彰显着这种多维智慧,在当代复杂环境下,这种多元认知模式更显珍贵。
逆境重生的生命韧性。神话中的“九头鸟”具有断首再生的能力,这隐喻着楚文化中强大的抗逆与复兴力量。从楚国“三年不蜚,蜚将冲天”的崛起传奇,到近代武汉浴火重生为现代化都市的奋斗历程,都印证着这种顽强生命力的真实存在。
志在苍穹的卓越追求。“九头鸟”翱翔九天的气魄,寄托着突破局限、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湖北历史上众多开创性贡献,从青铜冶铸到编钟乐律,从中医药学到现代科技,都源于这种不甘平庸的文化品格。
和而不同的文明智慧。九头虽异却共生于一体,正如楚文化对南北东西多元文化元素的兼容并蓄。这种开放包容又坚守主体性的文化态度,对当今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对话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三、文脉寻根,楚文化的基因图谱解码
公元前11世纪,当周王朝的礼乐文明在中原大地蓬勃发展时,在长江中游的荆山之麓,楚部族正以“筚路蓝缕,以处草莽”的开拓精神,开启艰苦卓绝的创业征程。《左传》所载楚人驾柴车、着破衣,在荒蛮之地披荆斩棘的场景,不仅造就了江汉平原的富庶文明,更镌刻下楚文化最鲜明的基因印记——从“土不过同”的蕞尔小邦,到“地方五千里”的战国巨擘,八百年崛起之路,正是开拓创新精神的生动写照。
楚国的崛起史,堪称一部波澜壮阔的创业传奇。政治上,率先推行县制构建高效行政体系;军事上,革新青铜兵器与水军战术;文化领域,楚辞以浪漫主义开创文学先河,曾侯乙编钟更以精湛工艺代表古代音乐艺术巅峰。这种突破陈规的创新精神,让楚国在春秋战国的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
开放包容的胸襟,是楚文化最独特的精神底色。作为一个多民族共生的国度,楚国虽自称“我蛮夷也”,却秉持“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文化使命,将南北文明熔于一炉。屈原楚辞融合中原礼制与南方巫风,辛亥首义开风气之先,无不彰显楚人站在文明交融潮头的担当。青铜器上庄重的夔龙纹与漆器中灵动的凤鸟图,都完美体现了庄重与灵动、典雅与飘逸的和谐统一,正是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艺术写照,展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这种文化特质,不仅成就了楚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辉煌历史,更为当代湖北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精神滋养。
“崇文重教,千万楚才竞天骄”的千年传统,滋养着楚地人文沃土。从老庄哲学的思想巅峰,到屈宋辞赋的文学瑰宝;从宋代“湖广熟,天下足”的经济繁荣,到明代“楚书满天下”的文化鼎盛,这片土地始终人才辈出。近代张之洞创办两湖书院、自强学堂,更开新式教育先河,为当代楚商崇智尚才、锐意创新的商业精神奠定根基。
“重诺贵和,万里商道楚韵长”的商业伦理,铸就楚商文化的精神内核。武汉自古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其商业基因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商贾云集”。汉正街历经五百余年沧桑,孕育出“一诺千金”的商道文化,楚商以诚信立本、以和为贵,将商业伦理升华为义利并举、合作共赢的发展哲学,这正是楚商从“九省通衢”迈向“九州通衢”的文化底气,也是新时代楚商走向世界的核心竞争力。
四、商道承古,楚商精神的千年脉络探寻
楚地商业文明的滥觞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楚国地处长江中游,水陆交通便利,商业贸易十分发达。凭借长江、汉水的水运优势,楚国铸造的蚁鼻钱,是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之一,在南方地区广泛流通。郢都作为楚国的都城,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呈现“车毂击,人肩摩,市路相排突”一派繁荣盛景。楚商不仅活跃于国内市场,更开辟通往东南亚、印度的海上贸易通道,开创中国远洋商贸先河。他们通过长江水系和汉水流域,将楚国的丝绸、漆器、青铜器等特产远销中原和南方各地。这种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商业精神,成为楚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商业伦理传承上,楚商延续了楚人重诺贵和的传统美德。楚国的商业契约精神源远流长,出土的楚简中保存了大量商业合同和借贷契约,见证了当时商业活动的规范性和信用体系的完善。这种契约精神世代相传,为楚商赢得“信义著于四海”的美誉。
明清时期,汉口跻身“天下四聚”,汉正街汇聚八方商贾,楚商群体在盐、茶、粮等大宗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近代面对列强经济侵略,楚商秉持民族气节,投身实业救国,创办大批近代工业企业,助力武汉崛起为中国重要工业基地。从古代商道到近代实业,楚商精神始终涌动着开拓进取、爱国担当的文化血脉。
五、创新致远,当代楚商的时代发展新篇
步入新时代,楚商精神在传承中淬炼创新,在变革中焕发活力。据统计,全球超三百万楚商活跃于各领域,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从传统制造转型升级到高新技术突破创新,从深耕国内市场到勇闯国际舞台,当代楚商以卓越智慧与开拓精神,持续书写着属于荆楚商帮的时代传奇。
在科技创新前沿,楚商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实力。雷军带领小米公司,以“极致性价比+生态链布局”的创新模式,在智能手机、智能家居领域屡获突破,成功将中国智造推向全球市场;烽火科技、长飞光纤等企业深耕光通信领域,凭借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为我国信息产业筑牢发展根基。这些成就的背后,正是楚商敢于突破、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在支撑。
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楚商同样勇立潮头。斗鱼直播开创游戏直播新业态,盛天网络打造场景化互联网服务平台,这些企业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不断开辟商业新赛道。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楚商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探索“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
当代楚商始终秉持社会责任担当,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新冠疫情期间,楚商企业纷纷响应,通过捐款捐物、物资驰援等方式助力抗疫;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进程中,楚商以产业帮扶、就业带动等方式,推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这种团结奉献、回馈社会的精神,正是楚商文化基因的生动延续。
面对全球化浪潮,楚商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国际化布局。华新水泥、山河智能等企业将优质产品与服务输出海外,通过本地化运营与文化融合,既实现了企业的国际拓展,也提升了中国品牌的全球影响力,展现出新时代中国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六、价值赓续,楚韵商魂的现代文明赋能
在经济全球化与科技革命交织的时代背景下,楚文化与楚商精神彰显出独特的当代价值。其勇于开拓、锐意创新的进取精神,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精神动力;重诺贵和的商业伦理,则为构建诚信社会、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文化支撑。
文化传承维度,楚文化堪称中华文明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楚辞的浪漫瑰丽、楚乐的空灵悠远、楚艺术的诡谲奇幻,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更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传承弘扬楚文化,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具有深远意义。
企业发展层面,楚商精神为现代商业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重视人才培育的长远眼光、追求创新突破的发展理念、践行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在新时代,这些精神特质将持续激励企业家群体攻坚克难、开拓创新。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纵深推进与长江经济带战略全面实施,湖北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广大楚商必将继续传承楚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开放拥抱未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更加壮丽的商业篇章。
从荆山楚源的“筚路蓝缕”,到九省通衢的商脉绵延;从古代楚国的“一鸣惊人”,到“九万里腾飞”的时代华章,楚文化与楚商精神始终是荆楚大地最深厚的精神根基。这种跨越千年的精神力量,既承载着历史荣光,又激荡着时代回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六千万楚人正以“天上九头鸟”的智慧与气魄,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作者系泽东化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