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在影视中寻找文化表达新路径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走进北京哥斯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影视文化传媒部,一台标注着拍摄进度的白板前,周凌义正与团队讨论剧本分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导演调度与预算管理的各类事项——这是她作为导演的工作日常。

本科教育经历教会我用数据研判市场,硕士就读期间我学会了更多地关注文化产品的社会价值,现在真正投身于影视文化领域,我又在思考如何系统化打造影视项目。谈及教育背景对工作的影响,这位1992年出生的雅安姑娘展现出清晰的逻辑和超强的学习能力,她本科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就读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现如今正在攻读法国蒙彼利埃大学攻读高级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丰富的教育背景使她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策划会上,她能同时切换制片人视角分析投资回报率,又以编剧思维推敲角色动机。2023年,她导演并参演的短剧《复仇》,从剧本构思到表演把控,影片贯穿了导演强烈的个人表达欲望,这种对社会现实的直接批判,超越了传统的复仇题材的单一宣泄式叙事,体现了导演的内敛式表演美学风格。该影片的创新性在于,将社会议题转化为具有哲学深度的艺术表达,并通过女性视角与独立制作模式突破了类型片窠臼。其独特性则体现在跨学科叙事思维、实验性技术手法以及导演个人风格的深度融合,成为近年来中国独立电影国际化的代表性案例。该影片参加多个国际电影节,一举斩获亚洲最佳独立影片”“最佳短片奖”“最佳配乐奖以及最佳短片新导演等十余个国际奖项。

为筹备《复仇》短剧,周凌义曾带领编剧团队在采访原型人物原居住地附近驻留三周多。白天采访了解当事人,晚上整理台词手册,最终形成的剧本中,70%台词源自真实访谈记录。摄像机就应该真实记录生活,这种创作理念让她坚持在每部作品中加入实地调研环节。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带给观众真实又极具创作力的高品质观影体验。

在演员身份中,她同样践行体验派原则。为塑造复仇女性角色,连续两周实地探访女子监狱,观察重刑犯状态。敲定任务人物设定前,专门请教传媒高校教授梳理时代语境。这种较真的工作方式,使她得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作为部门负责人,周凌义的工作电脑里并存着两种文档:影视项目预算表和剧本创作备忘录。上午与财务团队核算宣发成本,下午在片场指导演员走位,晚上还要修改剧本的冲突转折。管理需要理性决策,创作依赖感性认知,关键是要找到两者的平衡点。她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日程管理软件,不同颜色标签区分着行政会议、剧本围读和拍摄通告。

周凌义不仅在影视创作上独具一格,还热衷于撰写专著,她潜心撰写的科幻书籍《异世界回忆录》,通过打破叙事惯例、融合多元文化、深化社会议题,为异世界题材提供了去爽文化的严肃表达路径。其创新不仅在于世界观构建,更在于通过异质空间映射现实矛盾,实现幻想照进现实的文学价值。以该专著为理论题材,周女士将会在美国将其拍摄成电影,通过荧屏生动地将《异世界回忆录》展现给观众。

当下影视文化产业既需要专业深度,也考验资源整合宽度。周凌义的个人发展模式,体现了影视文化企业对复合型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据统计,其部门5年来运作的多个影视项目,全部实现艺术创作与商业目标的预设平衡。卓越的故事叙述能力和创作视角,使她成为影视传媒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李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