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春节,福建千年古城莆田凭借“全国最长、最火、最热”的元宵传统文化火出圈,收获了一波又一波好评。而在厦门,早就有一家颇具规模、具有鲜明莆田文化特色的餐厅一直在默默弘扬、传播莆田传统文化。
2011年,郑丽芳的丈夫林永红和几位朋友在厦门开了一家名为添大福的主打莆田菜的餐厅。刚开始添大福选择将餐厅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但先后更换了4位前厅管理人员,管理效果依旧不尽如人意。
后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刚开业仅一个月,餐厅便又无奈关店歇业,这一停就是整整一个月。在那漫长而艰难的三年疫情期间,添大福餐厅如同狂风暴雨中的一叶扁舟,飘摇不定。开开关关成了常态,每一次停业都伴随着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周边不少餐厅在这场风暴中纷纷倒下,黯然离场。添大福也亏损严重,一时看不到盈利的希望。
2023 年,郑丽芳毅然决定亲自挑起前厅店长的重担。
她自幼便渴望创业,只是由于结婚早,婚后只能一边照顾家庭,一边协助丈夫打理生意,无法全力以赴去实现自己的梦想。2023年,她的二宝已读中学,较少需要她亲自照顾,正是她可以放手去实现自己埋藏内心多年的创业梦想时。同时,她认为只有自己亲自出来经营,添大福餐厅才有希望扭亏为盈。
郑丽芳凭借努力与智慧,逐步组建起一支新的前厅团队。从人员的选拔到培训,从服务流程的规范到团队氛围的营造,她都亲力亲为。整个店面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员工们充满干劲,顾客们也感受到了更加优质的服务。
厨房团队的建设同样历经波折。为寻找到合适的厨师,郑丽芳先后更换了五批团队,才终于迎来一批稳定且凝聚力极强的厨师。他们与郑丽芳有着共同的理念,对美食怀着同样的热情与执着,为餐厅的菜品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
创建15年来,添大福餐厅先后三易其名,初始叫作兴华海鲜楼,而后改为添大福海鲜私房菜馆,最终定格为添大福莆田融合菜馆。餐厅的定位也从最初只做莆田菜调整为以莆田菜为主、兼做其他菜系的融合菜。
莆田的祈福文化源远流长,并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于是,郑丽芳将这一文化瑰宝引入餐厅,让它在餐厅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光芒。
郑丽芳善于将餐饮文化与莆田祈福文化、妈祖文化紧密融合,致力于将添大福打造为一家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餐厅。添大福餐厅分为上下两层,楼上的8个包厢,她分别以添福厅、添禄厅、添寿厅、添禧厅、添财厅、添丁厅、添贵厅、添状元厅命名,每一个名字都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从一楼通往二楼的楼梯,更是成了餐厅的网红打卡点。楼梯台阶的侧面,书写着 “一步添福、二步添禄、三步添寿” 等充满喜庆的祈福话语,顾客们拾级而上,仿佛真的在步步生福。餐厅的企业文化——福、禄、寿、禧、财、丁、贵、状元,也与祈福文化一脉相承,深深烙印在餐厅的经营理念之中。其经营的核心价值理念“尊重客户、态度积极、实力强大”,更是在文化与服务的交融中得以彰显。
除了祈福文化,妈祖文化也是莆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郑丽芳别出心裁地将妈祖文化融入到餐饮细节中。郑丽芳将添大福的品牌标志设计成一个福字,福字的左边看起来十分像妈祖的形象,意在传播莆田妈祖文化。在许多餐盘上,她放置了特制的小巧玲珑的妈祖塑像,这些塑像不仅为菜肴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更是成为传播妈祖文化的载体。餐厅里有一道名为妈祖面线的特色菜,直接以妈祖命名,配料讲究,味道鲜美,成为店里招牌菜之一。在上菜之前,服务员会用小喇叭播放一段郑丽芳亲自录制的语音,“祝大家添福添禄添寿”,温暖的祝福声在餐厅里回荡,让顾客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充满仪式感。
此外,郑丽芳还十分注重弘扬家宴文化,添大福的品牌口号便是家宴是最好的招待。添大福通过提供地道的莆田菜肴,让漂泊在外的莆田人在舌尖上就可以感受乡愁,体会到家的温馨。
在餐厅经营方面,郑丽芳也有她的很多独特经营之道。很多餐厅经营以营销为主导,但她却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菜品制作上,亲自带领厨师团队研发了很多独具特色的菜品。餐厅不采用预制菜,所有食材都是从仙游等地直接采买,由厨师亲自加工制作。她还注重菜品摆盘,将摆盘做得十分精致,令人赏心悦目。郑丽芳常说:“只要真正将菜做好了,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客人主动找上门来。”此外,她还十分善于控制餐饮成本。她和厨师团队精打细算,在保证菜品质量的前提下,砍掉了很多不必要的成本,大大提高了餐厅竞争力。
在成功经营一家餐厅后,郑丽芳并未满足于现状。为了进一步将事业做大做强,2024年,她和朋友在湖里区保税区新开了一家添大福餐厅。2025年3月,郑丽芳在湖里创新园创立添大福私人会所,是一家集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高级会所。
新的餐厅与会所,承载着新的希望与梦想。郑丽芳致力于将添大福打造为莆田餐饮第一品牌,继续把莆田文化与美食传播得更远,在餐饮行业的舞台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让添大福在更多人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彭鑫 李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