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龙献文
■ 本报记者 彭慧
3月9日,本报记者以书面形式向在北京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湘西州古丈县牛角山村党总支书记龙献文发出了独家采访提纲,龙献文根据采访提纲,就古丈县茶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及探索“破圈”之路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
记者:龙书记,您认为当前茶产业正面临哪些历史性的变革?在这些变革中,古丈毛尖茶迎来了哪些发展契机,又面临着哪些挑战?
龙献文:当前茶产业正面临从粗放性向产业化、单一型向融合型、传统茶业向现代产业、低效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变革。
在这些变革中,古丈毛尖茶迎来政策叠加红利加快释放和转型升级的黄金机遇期。古丈毛尖茶在脱贫攻坚中是当家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是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国、省、州、县扶持政策一直延续。民营企业促进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以旧换新,退税降费等利好直达企业,推强企业发展能力的同时,提供了更好的市场消费动力,为古丈毛尖茶创造了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契机。
古丈毛尖茶作为绿茶类,仍面临整体市场供大于求竞争压力。作为产业链,还面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发展挑战。构建新质生产力、迈向现代化茶业,是古丈毛尖茶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记者:古丈毛尖茶作为古丈县乡村振兴的“引擎”,在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为当地茶农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利益?您能否具体谈谈它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龙献文:举例说,牛角山村企有12项利益联结农户增收机制,有土地租金,每年每亩200-500元,实行订单农业,农户每亩年收入5000-12000元,加工、销售农户在茶厂、门店就业,年工资4万多元,等等,加起来户均年收入有10万元,人均3.2万元。家门口就业,口袋鼓了,回来的人多了,人气旺了,心气顺了,精气神有了,乡村振兴的步伐迈得更快了!
记者:国家政策对茶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请问您认为当前有哪些政策特别有利于古丈毛尖茶的发展?古丈县是如何积极响应这些政策,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龙献文:政府出台了大湘西茶叶公共品牌建设、特色农业发展等特殊扶持政策,古丈县把古丈毛尖茶作为第一产业打造,出台了全县茶叶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着力推进茶叶一二三产业及茶文旅融合发展,建成茶园20.5万亩,创获20多项国字号荣誉金字招牌,培育省州级龙头企业11家,牛角山公司新晋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市场,实施请进来、走出去营销,每年举办斗茶会、茶旅节等活动,茶叶已出湘出国,销往中国香港及英国、阿联酋等地。古丈县80%农业人口从事茶业增收。
记者:古丈毛尖茶不仅具有独特的品质,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您计划如何通过茶旅融合,开发特色茶旅产品,举办茶文化体验活动,让更多人领略古丈毛尖茶的魅力?
龙献文:实施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茶文化与苗文化结合融合,在牛角山打造提质4000多亩生态观光体验茶园,开展游客采茶、手工制茶、研学。利用2个旅游苗寨年百万游客,开办湘西茗宴、农家茶屋,通过苗文化非遗场景体验引流,转化听茶文化故事与品茶体验,举办茶叶开园节、苗家赶秋丰收节、研学等茶文化体验活动,让更多人领略古丈毛尖茶的魅力。
记者:您提到要推动古丈毛尖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实现“破圈”发展。请问具体有哪些策略或计划把古丈毛尖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再次提升到新高度?
龙献文:一是实施茶全产业链场景营销,请进来与新媒体直播电商同步发力,让天下人看见古丈县“生态魅力县”,爱上古丈生态绿色有机茶。
二是发挥牛角山公司国家龙头企业作用,助推创建古丈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提质升级古丈毛尖茶品牌。
三是与名企胖东来合作,进入胖东来销售系统。
四是走出去,拓展出湘出国,谋划搭乘国家“一带一路”,开辟茶马古道古丈万里茶道。
五是争取“中国茶节”落户古丈县等。
记者:以茶为媒,以茶富农是古丈县的发展理念。近年来,古丈毛尖茶产业的发展如何具体带动了村民增收?有没有一些典型的增收案例或经验可以分享?
龙献文:古丈县实现人平1亩茶,湖南省第一,年产值35.6亿元,古丈毛尖茶产业的发展,村民从企业土地租金、入股分红、订单农业、务工就业、扶贫车间、固定分红村集体等方面增收。如牛角山村村民龙刘芳在牛角山公司就业,与父母共7口人,有9亩茶,年收入达到13万元,前几年新修了1拣2层苗家吊脚楼,日子越过越红火。
记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您对古丈毛尖茶产业的发展有哪些长远的期望?在提升茶叶品质、拓展市场、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有哪些具体的目标和举措?
龙献文:主要是构建茶业新质生产力,加大科技运用赋能,迈向数智化,提升茶叶品质;加快新产品研发、拓展精深加工,推进茶旅深度融合,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以国内大市场为主,同步拓展线下线上、国内市场,请进来、走出去。坚守做好茶、共富民初心,立足牛角山生态绿色有机茶,做好做优做强品种、品质、品相、品味、品牌,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强县富民现代茶业。
记者:在推动古丈毛尖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平衡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或计划来确保古丈毛尖茶的文化内涵得到传承和发扬?
龙献文:在推动古丈毛尖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守正创新、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实现古丈毛尖茶8道工艺机械化生产。充分挖掘传承古丈茶文化,创新融入时代元素,打造“国货古茶潮品”。
记者:茶产业的发展往往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请问您在推动古丈毛尖茶产业发展的同时,如何确保生态环境保护与茶产业发展的协同共进?
龙献文:坚持绿色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坚持高标准选址茶叶核心基地。选定生态良好牛角山没有耕种史的荒山作为茶叶基地。高标准开垦,坚持坡度30度以下、开垦集中连片、梯地成型,保留区块间及周边自然林带原貌,配套完善机耕道、工作道、积雨水池等生产设施。坚持良种,选种省级良种黄金茶苗1号、2号、8号作为主要品种。坚持茶叶全产业链绿色有机达标管理,坚持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只用有机肥、人工除草等农事,采用陈宗懋院士团队千亩连片绿色防控技术光源杀虫灯、黄板杀虫,间种林木、自然林带生态优化调节防控病害。坚持以订单农业刚性约束把绿色管理延伸到农户茶园。坚持严格实行平行生产、清洁生产、绿色生产。牛角山公司绿色食品有机产地产品认证13800亩,获湖南省环境保护教育示范基地,被誉为行走的绿水青山。牛角山茶业,实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茶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