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袁店二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创新实施“墩苗式”工程,坚持育选并重、管用结合,推深做实大学生队官队伍建设,让高校毕业生在一线的摸、爬、滚、打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
选准“墩苗岗”
“墩苗”是个“精细活”,选准“蹲苗岗”,才能因“地”制宜提升本领。据该矿党群工作部负责人介绍,为帮助高校毕业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尽快成长成才,该矿通过多种渠道充分了解并掌握每一名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特长、能力水平和个人发展意愿等信息,并进行“一人一档”管理,帮助他们量身定制专属成长规划。同时,按照不低于主体专业60%的比例,选聘较为成熟的高校毕业生到队官岗位墩苗壮骨,通过“压责任、严考核、强激励”等举措,全要素打造队官“练兵场”。为杜绝在“墩苗”培养中出现“走过场、混资历”的现象,该矿在制度的顶层设计上精心设置多个“否决项”,健全退出机制,细化退出情形,倒逼受聘队官扎根一线练本事,沉入班组壮筋骨。
施好“茁壮肥”
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该矿在《袁店二井煤矿大学生队官建设实施办法》中明确,队官同步履行技术员工作职责,深度参与班组事务,并要求每天撰写工作日志,月度进行个人总结,确保实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该矿严格落实“双导师”培养机制,要求队官所在单位行政负责人和班组的队长分别担任队官在科区管理、班组管理方面的导师,在日常培养上坚持以“一周一谈话、一月一考核”的方式,实行跟踪式培养。党群工作部则根据日常综合表现,进行年度综合评比,择优纳入后备人才库,列入优先表彰奖励和提拔使用的“大名单”。
开出“鲜艳花”
该矿启动大学生队官建设以来,队官规模已由最初的1人试行,到现在的10余名队官同步培养,由队官任职的班组先后20余次获得集团公司、矿两级“标杆班组”和“标准化班组”称号,6名优秀队官先后获得进一步使用,走上管理岗位,真正实现了由“看着干”到“跟着干”,再到“带着干”的大学生队官建设的初衷。
此外,该矿还通过采取榜样引路、思想引领的方式,引导队官培树远大理想,坚定红色信念,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截至目前已有5名队官,通过教育培养考察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庞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