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1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阔步走在新时代的春光里 ——四川省华蓥市民营经济发展掠影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3-4 四川广安:民营经济助.jpg

●2月19日,正大汽配有限公司模具车间的员工在生产流水线上紧张作业。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2月20日,四川省华蓥市正大汽配有限公司利用班前会,组织员工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月17日在北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邓政带着激动的心情说,“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如一缕春风,滋润了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进一步看到了希望,增添了信心!”

“我们是最早落户华蓥山经开区的企业之一。”邓政介绍,曾经星罗棋布的军工企业以及遍布山间的煤矿、水泥厂,共同铸就了华蓥经济发展的坚实脊梁。然而,随着市内军工企业陆续外迁,依靠煤炭、石灰石等资源发展起来的“一黑(煤炭)一白(水泥)”产业,也因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问题被关停并转。尽管市内的国有企业逐渐减少,经济发展受挫,但华蓥儿女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加大产业转型力度,在致力发展民营经济上下功夫,筑巢引凤、招商引资,相继吸引不少像邓政这样的民营企业家到华蓥投资兴业。

曾在华蓥军工企业工作过的邓政说,因看好华蓥的投资兴业环境,2009年将企业总部从重庆迁到华蓥山经开区。历经16年的发展,邓政带领下的华蓥市正大汽配有限公司,从个人单干到拥有员工200余人,从过去的传统机械加工到如今的智能化生产,从5000元创业起步发展到目前净资产1个多亿、年产值7000万、累计纳税近1亿元的企业,并与重庆力帆集团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

与邓政一样,民营企业家薛超、李双林也于2009年在华蓥山经开区创建了从事电子制品、塑料制品、电线电缆等制造的华蓥山领创电子有限公司,其产品主要销售到中国科技城四川绵阳等地。同时,该公司所属的东莞领凯电子分公司,为稳定市场,节约产品运输成本,确保订单需求,把车间从沿海东莞搬到华蓥山经开区,开足马力,短距离为订单需求方服务。

据李双林介绍,为激发更多的民营企业家前来华蓥共谋发展,当地党委、政府除每年评选优秀民营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家给予表彰外,自2015年起,每年还以市政府的名义评选表扬一批产业工人,除奖励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外,还相继出台政策,为获奖者减免租赁保障性住房租金、发放探亲路费补贴等。此举不仅激发产业工人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也为民营经济重视发展培养“能工巧匠”助了力。目前,该市获得“政府奖”荣誉的工人累计达2159人次。

“政府坚持重奖企业优秀员工,更让我们企业感受到华蓥重商亲商的良好环境。”四川力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松涛说,该公司2018年在华蓥建成投产后,公司多次向合作伙伴推介华蓥的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已有6家企业通过他们牵线搭桥,来到华蓥投资兴业。

华蓥市在民营经济发展中,还注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引进超100家电子信息、玄武岩纤维新材料两大战新产业企业,战新产业在工业中的占比接近30%。同时,央企中能建绿色建材有限公司旗下的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科技公司还落户华蓥市,共同做大做强玄武岩纤维产业。如今,华蓥已拥有23个工业大类,成为四川省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唯一的县级市,也是西部地区最大的散热模组生产基地、四川玄纤产业“一体三翼”重要基地。2024年,该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发展到共2195户,其中民营企业416户、农专社7户、个体工商户1772户,民营经济增加值124.5亿元,增速达8%,占GDP比重达60.2%,占比提高0.5%,民营经济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活力。

笔者从华蓥市经信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获悉,该市民营企业能从少到多,民营经济从弱到强,关键在于地方党委、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倾力培育、支持。

该市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首先创新信贷产品、拓宽融资渠道,切实开展融资难破解行动,破解企业融资困难,助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仅去年通过“银税互动”,共计为社会信用等级优良的民营经济主体发放授信671户次,授信成功金额2.027亿元;采取取消审批、转为备案、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推进审批制度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企业提供更加规范、便利的登记注册服务。

同时,开展拖欠账款清理行动。高规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防范和化解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协调小组,专人专职落实清欠任务,全面摸清拖欠账款底数,实现清查无死角、排查无遗漏。仅去年,累计排查出拖欠账款 375 笔,金额达 36624.06 万元,保障了企业健康稳定前行。

为强化用工等要素保障,2024年建设投用零工市场1家、就业服务站8个,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60余场次,组织100余家企业提供岗位10000余个,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2801人次,为217家企业兑现稳岗返还补贴335.33万元,为52名创业者发放创业一次性补贴52万元,为40家企业、76名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321.5万元。

为进一步落实政策补贴减轻企业税费负担,2024年共为民营企业减免各项税费9052万元,惠及民营企业7607户次,共有34户次民营企业享受企业招用退役士兵、重点群体减免政策,共减免税额6.91万元。

在此基础上,该市从精简材料、简化登记注册程序等方面着手,引导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2024年共办理“个转企”75户。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走访经营主体260余户次,审核上报“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11户。并坚持推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2024年新培育民营高新技术企业5家、复审5家,入库备案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57家。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科技项目,提升核心竞争力,累计组织企业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40个,成功立项23个,争取项目资金450多万元。

新的时代,新的征程,华蓥市民营经济发展正沐浴着春光,鼓足干劲再出发,阔步走在新时代的春光里。(邱海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