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交通噪声已成为城市生活的一大困扰。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无数科研人员和工程师致力于研究有效的噪声治理方案。其中,陈锋,这位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现任中铁二院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噪声振动研究所总工程师,以其卓越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铁路噪声污染控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提升中国城市交通噪声污染治理水平做出有益贡献。
陈锋自小便对科学抱有浓厚兴趣,这让他选择了环境工程专业作为自己的学术方向。西南交通大学作为中国轨道交通领域的重要学府,陈锋在此就读打下了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2007年硕士毕业后,陈锋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顺利加入中铁二院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正式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
中铁二院成立于1952年,隶属于世界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特大型工程综合勘察设计企业。旗下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在国内环保行业具有领先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地位,工程项目涉及国家大中型新建或技改项目,范围涉及铁路、公路、地铁、轻轨、机场、冶金、机械、区域开发等行业。加入中铁二院环研院后,陈锋迅速成长为铁路、公路噪声污染控制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他深知,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高速铁路和轻轨等市域、城际快速交通方式呈指数级增长,随之而来的交通噪声问题日益严峻,研发高效、经济的降噪技术迫在眉睫。于是,他带领团队深入一线,实地考察各种交通环境,收集数据,分析噪声产生机理及传播规律。经过不懈努力,他们成功研发出多项创新技术,有效降低了铁路沿线的噪声污染。
声屏障指的是为减轻行车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而设置在铁路和公路侧旁的墙式构造物。迄今为止,建立声屏障是解决城市交通噪声污染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针对城市道路声屏障的设计研究,陈锋参与发明的最引人注目的成果之一是兼具优异降噪性能和排烟性能的“声屏障排烟吸声体及封闭式声屏障”。该项发明通过设置声屏障排烟吸声体,不仅满足了《地铁设计规范》中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全封闭声屏障设置的排烟要求,而且保证了降噪性能。
此外,陈锋还参与研发了“一种铁路整体式声屏障吊装装置及作业方法”“一种声屏障用透明隔声装置”“声屏障基础连接螺栓可检修式盒基底座”等多项关键技术。这些创新成果不仅获得了国家专利认证,还在多个城市轨道、铁路干线的降噪工程中得到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简称“成渝客专”)位于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是一条连接中国西南地区两个特大城市的高速客运通道,沿线噪声敏感点较多、声环境质量差。作为“十一五”国家重点铁路建设项目,成渝客专的降噪方案需要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和景观设计。面对项目环境保护的重点和难点,陈锋带领团队在降噪方案的设计工作中结合项目特点,全线声屏障均采用插板式结构,并依据敏感点的分布情况采取不同高度和不同材质的声屏障,首先满足了施工简便的要求。针对特殊噪声敏感点,采用半封闭倒“L”型声屏障、生态声屏障和直臂式声屏障的“立体综合降噪”方案,取得了显著的降噪与景观效果。不仅如此,桥梁声屏障底部采用的箱型盒机检修装置为国内首次运用,彻底解决了以往声屏障外侧螺栓无法检修的难题。以上降噪措施的实施有效降低了铁路运营后对两侧居民区的噪声,更为今后铁路降噪方案设计提供了代表性工程案例。
2019年,陈锋和团队负责的新建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降噪工程设计荣获国家铁路局颁发的2017—2018年度铁路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此外,从业十余年间,陈锋先后承担了成渝客专、成灌线、云桂线、中老铁路等10余项长大干线的环保专业设计,还担任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成都地铁3号线等轨道交通环保专业设计负责人。凭借在交通工程降噪领域的杰出贡献,他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科技成果创新奖等荣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整个团队辛勤付出的见证。通过项目实施,陈锋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惠及千家万户,为构建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的未来,陈锋表示将继续深耕交通工程降噪研究,探索更加高效、环保的治理方案。他坚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铁路噪声污染控制将取得更多突破性的进展,进而为创造安静、和谐的生活环境提供助力。(李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