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7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黄陵矿业一号煤矿:让煤矸石“回家”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2 图为一号煤矿814置换巷道煤矸石回填的画面.JPG

一号煤矿814置换巷道煤矸石回填的画面

■ 倪小红

井下煤矿用挖掘式装载机满载岩石,不知疲倦地往来于回填区域;抛矸机挥舞着两臂将滚滚矸石收入囊中,被回收的矸石又再次回到地层深处的“老家”,与漆黑的巷道融为了一体……这是黄陵矿业一号煤矿814置换巷道煤矸石回填的画面,整个过程安全高效,人员参与少,机械化程度高,令人赞叹。

近年来,一号煤矿瞄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源头减少、过程控制、末端利用”原则,大力实施井下矸石充填工程,将原煤开采与煤矿环保、矿井灾害治理一并统筹,让矸石从哪来回哪去,做到矸石不出矿、零排放,达到煤矸石绿色无害化处置,让矸石充填赋予绿色开采新动能。

矸石——制约发展的“拦路虎”

一号煤矿生产的“黄灵煤”是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环保用煤,是陕西优质煤炭的代名词。一号煤矿在34年的开采进程中“挖”出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挖”出了大量煤矸石。煤矸石会对大气、水源、土壤产生污染。矸石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日趋紧迫。从昔日财富的“见证者”,到如今发展的“拦路虎”,如何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保护环境,让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握手言和”,也成为一号煤矿奔赴新征程路上的“必答题”。

解题,要从问题的根源出发。一号煤矿顺应“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要求,秉持着绿色、低碳、创新、循环崭新理念,坚定不移地将生态修复治理挺在矿井高质量发展的中心位置,实施煤矸石充填开采技术,从根本上解决煤炭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矿区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缓解矿井辅助运输压力,减少矸石固体废弃物排放及治理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投入,最大限度回收呆滞煤量,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助推矿井高质量发展。

破题——煤矸石就地回填

“煤矸石从井下再回到地层深处的‘老家’,路程虽然不远,但回家的路程却很艰难。为保障井下充填系统运转正常,我们多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班组骨干外出学习,现场学习井下隔离方案和充填开采技术,边施工边摸索,边总结边改进,不断优化和解决充填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棘手问题,保证充填开采的安全稳定。”索王博是生产部副部长,大家亲切地称他为生产部的“大管家”,他随身携带一个工作记录本,上面清晰地记录着煤矸石充填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

为实现智能化高效矸石充填,早在去年,机电部、生产技术部就开始围绕抛矸机制造和选型等细节工作进行攻关。他们一方面对标行业领先矿井,组织技术、机电等骨干力量,走出去学习“取经”。一方面结合矿井实际,制定矸石充填系统设计方案,经过技术攻关人员扎根现场、连续作战,现场会诊、现场论证、反复试验,不断提出改进意见,最终确定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TCJ-D80/30/67煤矿井下巷道矸石抛矸机、ZWY-220/90L煤矿用挖掘式装载机等矸石充填设备,实现矸石运输、破碎、抛矸、夯实等基本要求及充填设备智能化远程操控,为全方位智能矸石充填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打通了煤矸石巷道充填项目的“最后一公里”。

效果——蹚出安全绿色节约新路

“随着矸石充填系统的运行,一号煤矿实现了煤矸石的全封闭、无害化处理,收获资源置换、围岩变形控制、地表保护等多重效果,真正实现了煤炭绿色开采。2024年应用矸石充填开采工艺,施工置换巷道2030米,回收煤炭6.21万吨,处置矸石3.81万立方米,产生经济效益2420.84万元。”说起煤矸石充填开采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一号煤矿副总经理王飞意气风发,眼睛里透着光。

从传统粗放治理到科技创新治理,从煤矸石到“没矸石”,实现了煤矸石“从哪来、回哪去”的绿色处置,一号煤矿通过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安全、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彻底解决矿区矸石外排问题,减少污水处理费用、煤矸石外运费用,有效解决煤矸石由于堆放和自燃带来的水土污染和大气污染问题,还为矿区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矿山的绿色开采之路更加宽广。

一号煤矿将继续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深化智能化改造和绿色矿山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投入,让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生,努力打造生态友好型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