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医学国际合作交流大会留影
■ 本报记者 娄红淑 重庆报道
近年来,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在质量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医院宣传等方面采取各种举措,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逐步形成多学科集群,医疗质量持续提升;人才梯队不断优化,建成“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高。2024年彭水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级医院晋级现场核查,并获准晋升为国家三级综合医院,这是医院发展历程中又一座璀璨夺目的里程碑,标志着医院迈入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
党建引领
推动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提升
加强党建引领,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并建立执行情况报告制度,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增强全员政治意识。
重视党建引领,规范医院各项工作。顺应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以及医院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要求,制定《医院制度管理制度》规范制度建设。成立医院管理制度修订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遵循法治性、系统性、稳定性、及时性、连续性与可行性的原则,各职能科室对医院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应急预案、服务流程进行再次梳理、修订、补充及完善,强化制度落实监管,形成问题台账,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发现问题、反馈问题、修订问题、持续改进,达到提高医疗质量的目标。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与改进服务流程,提升患者满意度,力求为患者带来更加舒适与高效的就医体验。如开展住院患者心理评估,组建叙事护理小组,对临床住院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优化信息随访平台,使用云随访平台进行随访,每季度对各科室满意度抽查,对不达标的反馈至科室,不断完善和改进服务等。
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落实党委研究决定医院重大问题的机制,贯彻落实医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医院各项工作高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提升队伍建设质量。一是党管干部、人才工作。医院制定印发《中层干部考核方案》及《人才使用和引进管理办法》,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严守选人用人原则和程序,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同时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引进。完善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二是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正确把握党员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注重在医疗专家、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医务人员中发展党员。
发挥一线力量,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在党建的引领下开展“找差距,抓整改,促发展”大讨论、“人文关怀年”活动;积极开展“8S”精益化管理并有序推进;通过活动促进思想转变,提升服务意识,持续推进优质服务,不断细化、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按照应建尽建原则,进一步推进党支部设在内设机构、一线科室、服务窗口、重大项目组和重点学科组。落实行政职务与党内职务“双任双免”制度。实施临床、医技、门诊科室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着力培养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党员临床医技骨干担任党支部书记。
学科深耕
锻造区域医疗“硬实力”
学科建设是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灵魂,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加强医院学科建设,持续推进学科深耕,锻造区域医疗“硬实力”,是推动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发展的根本,也是促进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抓手。
强化专科建设,提升高质量技术服务能力。专科能力建设是医院高质量技术发展的保障,提升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重症的诊疗能力,延伸医疗服务深度及广度,增加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及满意度。一是积极申报临床重点专科,根据现有专科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分梯次申报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及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现有市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儿科、妇产科、普外科、肿瘤科、重症医学科),在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泌尿外科、护理学科、急诊医学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在建市级区域医学重点学科1个(心血管内科),市级特色专科2个(肿瘤科、泌尿外科),县级重点专科24个(心内科、肿瘤科、骨科、儿科、普外科、妇产科、麻醉科、放射科、临床药学室、呼吸内科、消化内科、 神经外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 、消化内科)。重点专科各具特色、积极发挥了县域医疗龙头作用。将临床专科医疗服务能力作为提升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二是持续推进国家级贫困县深度扶贫重点专科发展,心血管、妇产科是国家级贫困县深度扶贫重点专科,重点强化科室救治能力、质量管理、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三是根据三级医院建设标准,加强短缺专科人才培养,在2022年度转岗培训精神心理医师2名,开设精神专科门诊;调整病区管理模式,优化内科病区专业组成,更利于专科发展,补齐专科建设短板,形成良性竞争发展格局。
努力提升科研能力。利用医联体资源,专题开展科研相关知识培训,特别是标书撰写、经费管理、项目查新、资料检索等知识;同时每年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市级组织的相关培训,目前共计30余人次参加。2024年科研项目立项3项,获批经费7余万元。共发表论文48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SCI论文1篇,撰写专著10篇,申请实用性专利3项。
快速提升医疗技术水平。鼓励各科室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积极开展科研教学工作,采取请专家指导、外出进修学习、建教授学者工作室等方式。充分利用附二院等上级医院帮扶力量,不断开展新项目新技术,大幅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开展新项目新技术300余项,开展的3D微创导向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术治疗肺癌、冷极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经皮椎体成形联合碘125粒子植入术治疗脊柱转移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皮导管射频消融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胃底静脉曲张经内镜下硬化栓塞术,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经导管内支气管动脉造影+出血动脉栓塞术、急性脑梗死血管内介入治疗、胸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子宫动脉造影栓塞术等项目,填补了彭水部分医疗技术空白,推动了彭水县级医疗服务水平的发展。手术人次增加明显,特别是三、四级手术量明显增加,达4032人次,手术人次占比达48.2%,较2021年上升近6个百分点;重症救治能力明显提升。
“中心”建设
提升高质量综合服务能力
急诊急救中心、临床服务中心、医疗资源共享中心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是提升医院高质量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
全力推进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为生命护航。心脑血管疾病、重度创伤、高危孕产妇及新生儿危急重症往往起病急、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着老百姓的健康安全。近年来,重庆彭水县人民医院借助东西部协作等帮扶资源优势,依托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契机,持续推进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卒中中心“五大中心”建设,实现了从院前急救、基层转诊到院内多学科联合诊治流程的畅通,构建了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
深化巩固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胸痛中心建设。创伤中心于2023年8月22日接受重庆市创伤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验收;组建脑卒中中心团队,并制定本土化卒中绿道诊治流程,进行介入技术实战培训等70余次。
强化临床、规范服务、提升能力,全力推进临床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建强微创介入中心。微创介入中心为患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治疗平台,多科人员学习掌握了专科介入技术,能有效为患者提供服务。整合内镜诊疗中心,持续整合消化、呼吸、耳鼻喉、麻醉专业资源,推进内镜中心建设工作。有序推进重症监护中心建设。重症监护中心建设对区域重症患者意义重大,同时对重症技术也提出了挑战,监护中心建设有序推进,设施设备分批次配置到位,尽力确保救治质量及安全。规划提标扩能院区肿瘤中心建设,开展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和康复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连续性。
建设区域“中心”,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推动资源整合共享,扩容医学影像中心建设,县域基层医疗机构影像网络全覆盖;加快推进心电诊断中心建设,为胸痛中心转标准版建设助力;布局医学检验中心建设;规划消毒供应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建设。
注重人才培养,积极储备基础人才。利用医联体专家和医院内部专家资源,采用一对一师带徒带教模式培养青年后备人才,第一期青年后备人才共计38名,全部考核合格。邀请医联体专家参与《青年医师大讲堂》讲课,开讲以来共举办42期,培训青年人才2500余人次。截至2024年,在岗职工800人,卫生技术人员总数672人;高级职称101人(正高21人);有研究生学历18人,本科学历610人,人才结构合理,高学历、高职称占比逐年提高。
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MDT形成特色。在下派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MDT病例讨论实施方案,每周定期开展多学科疑难病例讨论会。设立多学科门诊,建立了多个专病多学科诊疗制度。
创建“美丽医院”
提升医院形象
打造美丽环境。优化车库管理,开展“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收集、医疗废水处理、食堂明厨亮灶工程、节能环保建设等;荣获国家级节能示范单位、重庆市营养健康食堂。
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聚焦全过程就医体验,开展了“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活动等4个专项行动,通过简化流程、融合创新、丰富内涵等多种方式打通就医难点、堵点,用心用情用力护佑群众健康。患者李女士被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的第二天医生就告诉她手术已排期,这让原以为要等好几天的她感到意外。为缩短等待时间,医院通过规范诊疗、优化院内就诊流程等方式缩短了诊断明确、病情相对稳定的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等待时间。相比2023年,2024年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缩短了5%左右。医院为减少出院结算病人的排队时间,将医保窗口与收费室合并,群众不用来回跑,且登记医保、出院结算时间不受节假日及医管办上下班限制,实现了医保患者便捷的一站式结算服务,结算效率提升60%。
做好医院文化建设。以医务人员素质教育培训、邀请专业团队驻地指导培训、加强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培训、提升依法执业及沟通能力、加强廉政教育学习等多种形式打造丰富的文化底蕴及人文内涵。加强员工人文关怀,为医院职工营造一个安心、放心的工作氛围,力争打造成为环境美、服务美、人文美的综合性医院。
提高临床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内科系列的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肾病学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血液内科、感染科系优势学科,外科系列普通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骨科、产科系优势学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开展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手术诊疗。口腔、皮肤住院病区规划中。
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3年,将整体提升医院医疗服务的智慧化、数字化水平,真正落实以“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推动形成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体贴的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
展望2025年,信念永远是前进的源泉。每一次华丽蝶变的振翼,都让人心潮澎湃!开启2025年,奋斗依然是彭水县医院唯一的答案。
正如医院领导班子在2025新年贺词中所说:知不足而奋进,向远山而力行。2025年将是收获丰硕、跨越发展的一年,满怀信心,迎难而上,干出精彩,拼出未来,向着人民满意的方向奋进!
站在三级医院新起点,为彭水百姓健康福祉筑牢永恒根基,向着区域医疗高地目标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