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丘上的行走,并不像想象中那么轻松
■ 张野 刘红林 文/图
他们,是沙漠中的孤勇者。
在即将成功拿下阿满Ⅰ期三维项目的测量工序任务之际,东方物探公司西南物探分公司山地物探项目部测量工程队背后的故事,每一幕都透露着温暖和坚毅。
沙海厨战 馒头里的情谊
清晨,生活管理员廖达权和另外3名食堂人员就开启了“战斗模式”——为队员们蒸馒头。这活儿搁在城里的厨房就是小菜一碟,轻松拿捏。可在沙漠之中,简直就是一场与沙粒的“史诗级大战”。
狂风时不时来捣个乱,裹挟着的细沙直往面粉里钻。廖达权双手跟装了小马达似的,在面盆和筛子间飞速舞动,全神贯注地筛滤着面粉,汗水打湿了衣衫。
狂风拍打着帐篷,他却仿若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心中只想着让近200人吃上一口家乡味的馒头。好不容易,馒头出锅啦,热气腾腾,队员们吃得津津有味,身体里注入了满满的的能量,开启新一天的沙漠征途。
这馒头,吃的可不仅仅是美味,更是团队间浓浓的情谊。
沙砾“加餐” 乐观中坚守
中午时分,尽管气温还在摄氏零下七八度。结束了“暴走”模式的测量班长严伟累得一动也不想动,他从工具包里掏出几个鸡蛋,本想快速吃点东西,但剥好的鸡蛋还来不及送入口中,便蒙上了一层细沙。
他无奈地举起矿泉水瓶,一边小心翼翼地冲去沙尘,一边嘟囔着:“这鬼地方,吃口干净东西咋就这么难呢?”旁边的人刚想嘲讽他一下,他嘴角一扬,露出笑容,“能有口热乎没沙的吃食,咱就偷着乐吧,要求不能太高咯,吃饱了才有力气继续干!” 简单几句话,道出了太多艰辛,却又满是乐观,这便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盐”值爆表:汗水凝就的勋章
至2025年元月,队员们已经在沙漠中施工3个多月的时间了,很多人的工装背部已浸透出一层白白的盐渍,大家笑称,这是汗水与梦想交织奋斗的最好写照。
他们身背沉重的仪器设备,徒步穿梭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之间,每天的行程可达到25公里左右。日复一日,高强度的徒步测量、扛着仪器“负重越野”,让汗水无数次湿透衣衫,待水分彻底蒸发后,好家伙,白色盐渍在工装后背、领口层层“叠罗汉”,硬邦邦的,跟铠甲似的。
组长王敏轻抚着自己满是盐渍的工装,一脸自豪:“瞅瞅这盐花儿,虽说衣服脏得不像样,但咱这每一步走得那叫一个踏实,离项目成功就差临门一脚啦!” 这一片片盐渍,就是他们拼搏的最美勋章。
如今,阿满Ⅰ期三维项目测量工序已经进入白热化的收尾攻坚阶段,这群沙漠硬汉依旧在风沙中穿梭,用钢铁般的意志与恶劣环境死磕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