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张国锋:合理回收 变废为宝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何力

 

当今社会,电子产品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智能手机、电脑到家电、电视等设备,几乎渗透到每个角落。然而,这些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渐缩短,随之而来的便是巨大的电子废弃物(e-waste)问题。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全球每年产生的电子废弃物已超过5000万吨,而这一数字每年仍在稳步上升。如何有效回收与处理这些废弃物,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作为电子废弃物回收与处理行业的专家和知名企业家,张国锋长期致力于推动行业的技术创新与环保发展。他创立了楚汇(香港)有限公司,并领导研发了多个电子废弃物回收系统,大大提高了电子产品的回收再利用效率。他还在国内外多个环保论坛和行业会议中发表过重要演讲,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及其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行业现状与挑战

张国锋指出,当前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行业面临多重挑战。首先,尽管全球范围内的电子废弃物产量不断增加,但回收率仍然偏低。以中国为例,尽管电子消费品种类繁多,回收体系却相对薄弱,很多废弃的电子产品未能经过专业处理,而是进入了垃圾填埋场或通过不当方式销毁。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产生的电子废弃物约为1000万吨,但实际回收处理量却不足50%。“电子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价值金属和原材料,如金、银、铜、铝等,回收这些材料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还有助于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然而,目前国内许多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仍停留在传统的低效模式,大部分废弃产品被简单拆解,回收的有用资源无法充分利用。”张国锋强调道。

除了回收率低之外,电子废弃物的处理过程还涉及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铅、汞、镉等重金属,这些物质若处理不当,将对土壤、水源及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如何在保障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

作为行业的先行者,张国锋致力于推动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技术的创新。在他的领导下,公司研发了一系列先进的电子废弃物处理技术,包括智能化拆解、精准分拣与高效提取有价值金属的技术。这些技术能够大幅提升电子废弃物的回收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例如,通过采用先进的智能匹配系统,废弃电子产品可以在分拣环节就被精准识别并分类,从而提高回收过程的准确性与效率。此外,张国锋还重点推动了“闭环回收”模式的应用,即通过将回收的金属、塑料等材料重新利用于新产品的生产中,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循环利用。张国锋研发的多个平台和系统得到了国家版权局的认可,获得了软著,包括楚汇跨境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平台V1.0,楚汇智能电子分类回收系统V1.0,楚汇全球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系统V2.0,以及楚汇电子产品与贵金属回收智能匹配系统V1.0。其中楚汇电子产品与贵金属回收智能匹配系统V1.0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公司分类和提取重金属的效率,花费时间由几天缩短为1小时内,远超行业水平。

凭借这些先进的系统和平台,楚汇每年处理电子垃圾达7200吨左右,回收重金属包括金、银、铜等近3000吨。同时,公司将企业淘汰的电脑、主板等电子产品进行修复转售,提高了电子产品的再利用率,对经济和环境都有着重大意义。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通过对二手电子产品的再利用,能够有效减少新产品的生产需求,从而节省自然资源,降低碳排放。此外,通过对二手电子产品进行回收和再利用,避免了电子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如铅、汞、镉等重金属直接进入环境,减少污染。同时,二手电子产品通过修复和翻新,能以较低的价格进入市场,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更具成本效益的选择。

企业责任与未来展望

除了技术层面的突破,张国锋还提到了企业在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中的社会责任。他表示,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电子废弃物回收不仅是企业的一项经济责任,更是对社会与环境的一份担当。为此,他一直倡导企业应当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中。他提到:“环保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选择,它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家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企业,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更要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企业要在技术创新、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处理等方面持续投入,为推动绿色经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