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王辉:农业机械化先锋 智能农业创新的榜样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杨夕

全球农业机械化正以势不可挡的态势改变着世界粮食生产格局。国际农业机械化发展报告显示,自2000年以来,全球农业机械化率平均每年提升约2个百分点,到2022年,全球已有超过60%的耕地面积实现了机械化作业,这一比例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翻了一番。

农业是全球经济的基石,为数十亿人口提供食物和生计。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而农业机械化程度,正是决定农业高产和高效的关键因素。从简单的农耕工具到复杂的农业机械系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凝聚着无数农业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这些创新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一领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农业机械专家,他们用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创造力,不断推动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王辉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在从事农业机械生产的家族中长大,从小就展现出了对农业技术和机械创新的浓厚兴趣与天赋。多年来他多次通过创新和改良传统农业机械设备,一次次将农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了数倍。他的两项发明专利——五轴式无护圈无凸轮整体式捡拾器(CN113348873B)和弹齿疲劳试验机(CN106248338B),充分证明了他在农业机械领域的杰出才能和贡献。

发明专利的获得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是对发明创造的权威认可。王辉拥有两项发明专利和多个实用新型专利,充分证明了他在农业机械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水平,也体现了他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其创新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农业机械领域的多项空白,更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作出了贡献。

弹齿疲劳试验机

为农业生产按下加速键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决定了农忙时节分秒必争,任何机械故障都可能导致延误农时,影响收成。在秋收过程中,打捆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弹齿断裂却常常成为影响其作业效率的绊脚石

过去,田间作业常常因为弹齿突然断裂而不得不中断作业,费时费力地更换配件,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进度。作为农业机械专家的王辉,凭借其对农业生产的深刻理解和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发明了弹齿疲劳试验机,改变了这一长久的难题,为农业机械的可靠性带来了革命性的提升。据了解,该试验机由驱动装置、至少一个冲击杆、光电开关和固定架等核心部件组成。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转盘转动,带动冲击杆不断冲击被测弹齿,光电开关则精准地检测被测弹齿的形变次数,从而达到测试弹齿极限形变次数的目的。这种设计能够准确地模拟弹齿在实际工作中的受力情况,有效评估弹齿的疲劳寿命。

王辉发明的这款试验机,通过模拟弹齿在实际工作中的受力情况,对其进行反复冲击和形变检测,精准测算其疲劳寿命,让打捆机在上岗之前就避免了弹齿断裂的问题,彻底解决了这一重要农业机械使用的弊端,从而让秋收打捆这个环节,真正走入了机械化的高效时代!

这项发明意义重大。可以提高效率,保障秋收。有效避免了机器因弹齿断裂而停工,大大减少了维修时间和更换配件的成本,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保障秋收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支撑。还可以提升品质,促进发展。试验机提供的测试数据,可以帮助厂家改进弹齿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弹齿的耐用性和可靠性,推动农业机械的整体品质提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王辉的发明专利,不仅解决了打捆机易掉链子的难题,更重要的是为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五轴式捡拾器

让秸秆捡拾更高效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秸秆的有效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秸秆不仅可以作为饲料、燃料,还可以用于生产有机肥、生物质材料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捡拾器,作为收集和处理秸秆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秸秆的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的效益。然而,传统的捡拾器存在着组装复杂、拆卸困难等问题,一旦出现故障,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维修,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效率。

针对这些难题,王辉潜心研究,发明了五轴式无护圈无凸轮整体式捡拾器。为秸秆捡拾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这项发明具备独有特性:高效、干净。王辉设计的这款捡拾器,能够更有效地收集农作物秸秆,并且捡拾过程更加干净彻底,减少了遗漏和浪费,显著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该捡拾器方便拆卸和安装,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弹性组件的便捷拆装,解决了传统捡拾器拆卸困难的问题。过去需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完成的零件更换,现在只需半小时即可解决,节省了80%的更换时间。

据了解,在农业机械发达的欧美国家,这个部件的更换也难以达到这么短的维修时间。坚固耐用:该捡拾器采用了无护圈、无凸轮的整体式设计,结构更加简洁、坚固,有效提高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提升效率,促进增收:王辉发明的五轴式捡拾器,不仅提高了秸秆捡拾的效率和质量,也大幅缩短了维修时间,减少了人力成本,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辉的发明专利,再次彰显了他作为杰出农业机械专家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他用科技的力量,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山东农业机械工业协会的专家表示,王辉改进的这个器械效率目前是领先于世界同类产品的。相信在未来,王辉先生将继续在农业机械领域深耕细作,为推动农业发展、造福农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匠心巧思

引领农业机械化革新

除了发明专利,王辉还用他的巧思和匠心,为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贡献着力量。他不仅关注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更致力于解决传统农机具的痛点,发明了诸多的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开沟器和施肥装置的微创新。传统的开沟器和施肥装置操作烦琐,效率低下,且难以精确控制。王辉通过增加摇杆、优化结构和材料,使这些农机具的操作更加便捷、精准,提高了播种和施肥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搂草机的精益求精。王辉在搂草机技术上取得了十余项创新成果。他设计的幅宽调节结构、内部粉碎装置,以及指轮式搂草机等,有效解决了搂草效率低、废料收集难等问题,提高了搂草机的多功能性和作业效率。他还通过优化牵引连接机构和升降机架等设计,提升了搂草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小改进带来大变革。王辉的创新理念在于,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对农机具进行小改进”“小发明,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他的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得到了业界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推动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王辉的创新实践表明,科技进步的关键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生产生活。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科技兴农的理念,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王辉以其杰出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他不仅成为山东农业机械工业协会评审专家、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终身会员,更受邀担任多个农业机械技术评审和推广的重要角色。他的创新精神和技术实力,成为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宝贵财富,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在这个全球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趋势下,王辉的智慧无疑将成为未来农业领域的巨大财富。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农业工作者投身于农业机械化的创新实践中,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为人类的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