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庞彦波
作为河南省劳动模范,李川营的技术和能力得到了企业和行业的一致肯定,但荣誉的背后是他几十年来的辛苦默默付出。
采煤一线的佼佼者
1978年,李川营出生在河南省新安县北冶镇,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1996年高中毕业后,他便坐火车去广东一家电子厂打工。昼夜两班倒、一刻不停歇的流水线工作,他的生活就像一台只能影印黑白的打印机一样,单调、枯燥。2006年,李川营又回到了家乡,在一座小煤窑找了份工作。小煤窑安全没保障,导致事故频发,李川营每次下井都感到非常危险。
2010年,一次偶然机会,他应聘到义煤公司工作,经过培训后,分配到新安煤矿综采一队,当了一名采煤工。面对新岗位、新技术,李川营认真学习采煤工艺和综采设备使用方法和维修保养方法,由于他肯吃苦、勤学习,很快就掌握了要领。李川营对采煤机情有独钟,他常常跟着师傅学习处理采煤机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弄不明白的、拿不准的就虚心向师傅请教。为摸清采煤机的结构和原理,他从技术员那里借来图纸,借下井维修的机会对照实物拆装、琢磨,直到学懂弄通为止。后来,队里根据他的爱好、特长让他开上了采煤机。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李川营逐渐成长为一名采煤机司机中的行家里手。
2022年8月4日,是一个令李川营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代表义煤公司参加河南省能源化学地质系统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采煤机司机决赛,最终他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维修技术,取得了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
安全生产的“领头羊”
他扎根矿山、敬业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煤矿工人的一片赤诚之心,时时刻刻为安全生产发光、发热。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22年李川营走上了综采一队班组长的岗位,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安全生产来不得半点马虎,用心呵护矿工兄弟的人身安全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李川营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工作实践中,他总结出了“三三四”安全管理工作法。即“三必提”:班前提问,班中提醒,班后提炼。“三嘱托”:牢记自己对亲人的安全承诺,牢记亲人的安全嘱托,牢记工友的安全提醒。“四确认”:班前会安全观察,班前安全排查,班中安全巡查,班末安全复查。他所在的班组连续两年杜绝轻伤以上人身事故,安全形势持续保持平稳发展。
新安煤矿煤层不稳定,开采难度大。针对以前回采工作面端头三角煤存在工序繁琐、支护强度低、安全风险高等问题,李川营参与推广了“沿顶掘进、沿底回采”机尾超高端头支架三角煤回收技术,一举解决了传统工艺的弊端。据统计,16040综采工作面可回收端头三角煤2.3万吨,创收1392万元。
职工眼中的好班长
“只有把矿工当亲人,才能让班组成员攥紧拳头、形成合力,战胜各种困难与挑战。”谈起班组建设,李川营深有体会。
“你的安全是我和孩子最大的期盼”“每天都盼望你平安升井回家”……近期,综采一队李川营班组“晒”出具有特色的安全亲情寄语照片墙,让一组组饱含亲情的安全寄语配上职工的全家福照片,成为班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班组厚植“家”文化底蕴,架起了班组与家属沟通的“连心桥”,打通企业与家庭安全共建的“最后一公分”。
利用业余时间,李川营对不放心人员实行“六必访”“七必谈”。六必访即婚丧嫁娶必访、家庭发生矛盾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困难必访、缺勤旷工必访、本人和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必访。“七必谈”即职工思想波动必谈、受到批评处分必谈、人际关系紧张必谈、岗位变动必谈、新工人上岗必谈、完不成工作任务必谈、发生“三违”必谈。此外,他还进行“一对一”“面对面”帮扶疏导,消除各种干扰工作的不利因素,让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我将继续立足岗位,用实际行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争做最美奋斗者、出彩河南人!”谈起下一步工作,李川营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