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矿辖区内生产和输气管网较多,用户需求量高低不同,节假日和特殊时段调节气量的难度大,保障‘产运销’系统平稳运行是重中之重,不能有丝毫的松懈。”9月30日,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实际情况,气矿今年全面聚焦原料气产能发挥、页岩气外输畅通、主城区供销平衡等工作,注重地面管网适应性分析,消除气矿天然气“产运销”地面集输系统面临瓶颈问题,在保证天然气安全生产的同时,为管网的平稳运行夯实基础。
气矿成立原料气集输系统降压运行专项工作小组,与关联方净化厂、川东北气矿、鼎发公司沟通协调,统筹推进天高线、万卧线以及川东地区原料气管网降压运行适应性分析,坚持“统筹考虑+分步实施”工作思路,稳步实施原料气片区管网降压运行,助推气矿老气田产能进一步发挥。截至目前,已成功实施天高线、峰汝线、万卧线片区管网降压运行工作,管网运行压力下降约0.8兆帕,有效确保了上游每日40万方天然气的正常生产。
不仅如此,气矿针对渝西片区页岩气管网沿线气源单位多、管网资产权属复杂、区域调配难度大等情况,借助集输工程所、四川科宏公司等外部技术力量,统筹考虑黄202井区投产安排和产能建设进度,从区域管网规模与布局、气源与供气能力、用户结构与需求等方面系统开展渝西片区产销平衡适应性分析,同时协调蜀南气矿、渝西管道、中石化、浙江油田、重燃集团、卡贝乐等单位,高效实施重燃外环升压,推进西永线、邮板线升压现场办公、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解决片区页岩气“产大于销”外输瓶颈问题。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保障重庆主城区天然气供销平衡,气矿基于年度产能和销售规划,系统开展输配气管网适应性分析、卧渝线C段停运分析等工作,重点针对区域供销平衡、局部地区用户供应瓶颈等问题开展适应性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为主城区管网适应性改造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还结合适应性分析情况,推动卧旱线A段、卧渝线B段、申倒线等老旧管道安全隐患治理工作,消除主城区输气管线安全隐患,为主城区供销平衡夯实基础。(苏畅 李传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