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发挥工会优势推进集体协商 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池瑞瑞

20247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锚定2035年目标要求,明确今后5年改革任务。《决定》中“就业”一词先后出现15次,“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位列深化改革总目标之一,并突出“优化创业促进就业政策环境,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目标任务。

新就业形态具有雇佣关系灵活化、工作内容碎片化、工作方式弹性化、创业机会互联网化等特点,根据2023年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占职工总数的21%,主要分布在交通出行、生活服务、知识技能、医疗分享等领域。新就业形态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日益显现,但是从业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庞杂,包含了传统劳动关系、不完全劳动关系及其他民事合同关系的劳动者。有的劳动者希望获得安全稳定的劳动关系,有的劳动者追求眼前的较高收入,诉求并不统一。因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相关要求,探索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体协商机制,协商制定配送单价、劳动保护等相关行业劳动标准,是保障劳动者最基本、最现实劳动经济权益的必经路径。

近年来,四川省总工会围绕“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的建会模式,深入推进头部企业的建会攻坚、行业工会建设的提质扩面以及灵活零散人员的兜底入会,积极推广扫码入会和一键入会等方式,努力吸引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根据20243月份四川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暨货车司机入会和服务工作推进会数据,四川省已累计建立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1.23万个,累计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170.9万人,分别比2022年增长24.0%56.9%。在不断扩大工会延伸覆盖面的基础上,面对着集体协商本身存在的“不愿谈”“不敢谈”“不会谈”困境,四川省总工会积极探索新就业形态集体协商方式方法,切实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一、构建“政府主导、工会协调、各方协同、职工参与”的集体协商新格局

新就业形态集体协商开展中,仅依靠各级工会力量往往难以达到切实保障职工权益的理想效果,四川省总工会充分发挥连接政府和沟通劳动者的中间人角色,一方面与省委省政府、省人社厅以及新业态涉及的行业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另一方面邀请省法学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的专家给予引导和密切指导,联合四川省企业联合会?筑企业家协会、四川省工商业联合会等,共同推进新就业形态集体协商工作,保障新就业形态集体协商的秩序稳定与协商质量。

 

二、提升工会组织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中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5月第9期《求是》上发表的《组织动员亿万职工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强调,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职工的“娘家人”,要不断增强基层工会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在推动工会组织向新兴领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延伸过程中,四川省总工会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会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省总工会不断健全新业态工会组织,对企业工会干部进行集体协商培训,督促各市州上级工会对企业工会、行业工会进行指导,并组织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专家学者深入新业态行业,帮助解决协商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企业工会、行业工会系统梳理职工需求,了解同行业、同类型企业的工资水平、省市工资指导线、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企业职工当年各工种的工资收入水平等详细数据,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拟定协商方案,代表从业劳动者与企业方开展协商商谈。

 

三、发挥企业工会作用,做好头部企业集体协商的成果示范

头部企业集体协商的高质量开展,能惠及广大职工并能起到有效的示范作用,还能引导行业规范用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八部委《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2156号)要求“积极与行业协会、头部企业或企业代表组织开展协商,签订行业集体合同或协议,推动制定行业劳动标准”。各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体合同的签订,也是从头部企业入手。如瑞典交通运输发起平台比兹公司集体合同,丹麦私人家庭保洁服务平台希尔弗公司集体合同,德国食品外卖派送平台福多拉公司挪威平台集体合同等。因此,四川省总工会联系省人社厅及行业相关主管部门,深入新业态行业企业,通过走访调研、数据收集、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摸排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收入状况、休息休假、劳动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引导和指导企业工会,做好示范性集体协商。省总工会还将协商成果及时总结为内容扎实、针对性强的集体合同,成为新业态集体合同示范文本,供其他企业借鉴学习。

 

四、落实行业集体协商实施步骤,细化集团协商内容

《四川省集体协商操作规程(试行)》已将集体协商步骤总结到位,各政府部门、上级工会、专家学者要指导集体协商双方按步骤开展集体协商。劳动关系三方四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多渠道宣传党和政府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举措,不断化解平台企业对集体协商的抵触,引导平台企业重视集体协商,以集体协商促进企业发展,实现共赢。根据世界上第一个平台经济集体合同——丹麦私人家庭保洁服务平台希尔弗公司集体合同的经验,新就业形态集体合同的内容包括了平台工人是否与平台建立了劳动关系的身份归属,工资标准的规定,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的缴纳,假期和年休假制度,设备补助措施,责任险和意外险的购买,解雇程序,个人信息的保护等。针对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分布行业的具体情况,四川省总工会联合省人社厅及行业主管部门,指导劳企双方对工作规范、奖惩机制等进行协商,如对配送单价等工价标准、工伤保险的缴纳、设备补助措施、责任险和意外险的购买、解雇程序、个人信息的保护等方面进行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