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东滩煤矿: 安全高效背后的智慧管理与人机协同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图1东滩煤矿创新应用单轨吊架棚机器人 减轻职工劳动强度_proc.jpg

东滩煤矿创新应用单轨吊架棚机器人,减轻职工劳动强度。 


■ 王建 邱长鹏

近日,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安全高效矿井评审中,山东能源兖矿能源东滩煤矿凭借其科学的管理模式与严格的安全生产标准,顺利通过安全高效矿井的验收。

近年来,东滩煤矿始终秉持安全高效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与智能化矿井建设,矿井安全管理水平、生产效率、经营效益持续提升,实现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发展,顺利实现安全生产18周年,创建矿以来最长安全周期。

班组推行安全自主管理模式

安全,作为煤矿生产的生命线,始终被东滩煤矿置于首位。

该矿坚持“严管就是厚爱,健康就是幸福”的安全理念,将“双基”建设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视为安全工作的核心,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构建了独具东滩特色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为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该矿编制了详尽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指导手册》,明确了199项标准内容。同时,推进操作规程视频化,为特殊工种如瓦斯检查工等制作了教学视频,为职工提供了直观的作业标准。此外,还开展了“五个一”创建活动,创新搭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微信群,上传现场问题并严抓整改,确保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持续升级。

压实安全主体责任,东滩煤矿构建形成区队主体、专业管理、安全监管三级管控体系,全面强化现场安全管控,对4000余个网格单元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实施层级化、差异化管控。严格落实“1385”安全自主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区队班组自治自管能力,现有9家区队21个班组纳入自主管理运行;定期对各作业场所急救药箱完备情况和单岗作业摄像头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特殊疾病“安全不放心人”实施精准管控。

工作面人员减少,工作效率提升

从会采煤到“慧”采煤,东滩煤矿智能化矿山建设的“含金量”正不断在提高。

近年来,该矿以“减人、提效、保安”为目标,全面推进智慧矿山建设和智能化开采,集聚科技创新力量。

采煤专业先后建成6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实现采煤机记忆截割、自动截割三角煤、自动跟机移架、自动放煤、工作面监控视频实时上传等功能。工作面单班生产人员由16人减至7人,人工效率提升50%以上。智能掘进工作面配置井上下集控中心、智能掘进机、液压锚杆钻车、皮带自移机尾、巡检机器人等设备,实现对各系统工况监测监控,具备远程控制和“一键启停”功能。单班生产人员由12人减至7人,工作效率提高40%以上。

机电方面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电力调度系统,建立统一组网的智能变电站监控平台,实现井上下主配电设施远程监控、运行参数动态监测、故障智能分析诊断等功能。通过综合自动化平台建设,实现通风、压风、提升、排水及主胶带运输系统信息采集、远程集中控制及智能化运行。依托数字孪生技术,融合安全监控、束管监测、光纤测温、人员定位等系统,集成六大模块,建成智能通风管控平台,实现通风系统动态显示、风网数据实时解算、通防设施远程控制、辅助通防技术分析与管理。

设计失误是最大的浪费

东滩煤矿深入实施“六精六提”融合管理,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月度经营分析会等措施,严格控制成本费用,确保刚性预算和刚性控制。同时,充分发挥包保实施小组效能,将融合管理落实到各业务环节和岗点现场。

在优化项目设计、生产布局和工艺流程方面,东滩煤矿树立了“设计失误是最大的浪费”的理念,从源头降本提效。

此外,还实施了精煤制胜、品种优化等策略,针对煤质条件,开展原煤可选性试验,严格落实仓下返洗制度,充分发挥4套重介系统运行优势,提升入洗能力;突出抓好生产源头控制、运输管理等重要环节,降低毛煤和精煤含杂率。全面适应增储保供新常态,有序组织动态轮库,紧盯市场变化趋势,适时调整和优化品种结构,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

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东滩煤矿将继续坚持安全发展理念,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扎实的作风和更加有力的措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东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