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变化的城市建设浪潮中,法治是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坚实后盾。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北大附中”)运营中心项目经理洪洋紧密跟随国家法律法规的步伐,深入学习《建筑法》《城乡规划法》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核心法规,将这些法律条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北大附中的每一次校园扩建与改造项目中,洪洋都坚持依法依规,从项目立项、设计、施工到验收,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准无误,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法律规范,为师生们打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政策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洪洋紧密关注国家及地方政府在教育、环保等方面的政策导向,积极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校园建设的实际成果。面对“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的时代浪潮,他率先垂范,引入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环保材料,推动北大附中校园向绿色、低碳转型。从体育馆的扩建到初中部畅春园校区的建立,每一栋建筑都融入了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不仅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形象,更为师生们带来了更加健康、环保的学习生活体验。
“改革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政府和公众都深知改革教育制度的重要性,意识到这一点的北大附中于2016年就完成了对学校体育馆及教学北楼的扩建,通过对建筑结构和内部空间的系统优化,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有效提升了教学设施和环境,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洪洋表示,“合理的校园建设是教育前进的基石,2019年北大附中推动了初中部畅春园校区的建立,本人有幸参与并负责校园建设工作,该项目的落地全面提升了初中部的教学环境和教育品质,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环境。城市建设工程运营管理不仅是技术和管理层面的挑战,更是社会责任和担当的体现。作为教育界的代表,我们期望看到更多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下一代创造更优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在当前的学校管理工作中,人文关怀至关重要。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这让教育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情感的交流,温暖的校园生活更有助于学生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然而,在人文关怀建设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不仅要稳步前进,还有走得精彩,对此,洪洋提出:“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文建设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人文建设。具体而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二是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三是加强教职工的培训和交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推动校园人文建设的深入发展,为学校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面对未来,洪洋满怀信心与期待。他表示将继续秉承法治精神与政策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为北大附中的校园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同时,他还将积极投身到教育公益事业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关注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洪洋的引领下,北大附中的校园建设将会迎来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洪洋的事例是法治与政策双轮驱动下城市建设工程运营管理迈向新高度的生动写照。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榜样。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洪洋这样的建设者,以法治为舵,政策为帆,共同绘制我国城市建设和教育事业的美好蓝图。
(阚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