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3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唐家河煤矿极限降本思路清措施实效益增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目前,川煤集团华荣能源公司唐家河煤矿标煤完全成本比预算下降30.58/吨,标煤单位材料成本比预算下降9.12/吨,标煤单位工资成本比预算下降4.89/吨。这一组数据背后是如何运作的呢?“开源节流、精打细算”的成本管控理念又是怎样贯彻执行的?“极限降本增效”又有哪些实招?

“看得远”的全面预算。“现在买个螺丝钉也要在月初进行预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该矿机电队职工严立新感触颇为深刻。

经过持续探索和实践,该矿形成了预算管理体系,设立了全面预算领导小组,由财务部、供应营销部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具体实施,分专业、分部门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审批”程序,对季度所需费用进行预算编制,实现了从岗位职工到矿级领导,全员参与,全员计划。

在此基础上,坚持每季度召开经营分析会,对季度各类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通报,奖优罚劣。以全面预算为导航,形成了生产经营方向清、成本控制指向精的良好局面。

“看得见”的过程管控。“每个月的材料使用首先要对照月度预算,这是底线。在预算范围内积极开展修旧利废不断压缩,就是提升。”采煤一队队长张仁勇对比着材料使用计划和清单介绍道。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看得见的管控中,该矿一方面在做好预算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材料跟踪考核管理,做到消耗有定额,考核有指标,复用有安排。把材料费等各项指标分解到队、班组、岗位,实行材料按月控制,定额管理。

“同质量的材料和配件采购我们是价格最低的。”供应营销部部长廖珂自豪地说。另一方面,始终在材料及配件采购的进口端挖掘潜力,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看不见”的技术效能。“降本增效大头在设计,关键靠技术,重点在工艺。”该矿生产技术部部长何刚算了一笔账:“3季度截至今天,四采区的1164611845机巷沿空留巷共计400米。少掘1米巷道节约成本6000元,再加上无煤柱开采回收,都是在增效。”

像这样看不见的“隐形效益”,却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该矿大力推行以生产技术部门为中心的成本管理体系,把优化生产设计、生产工艺放在提升矿井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来抓,支持和引导全员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攻关,逆势破局,全矿掀起一场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破题、工作提质、效率加速的降本“头脑风暴”。

(王五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