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锅炉成都园区
■ 李友军 胡雪峰 赖洁琳
杨学敏 刘建平 蔡 莹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锅炉”)创立于1966年,是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方电气集团”)下属核心企业。东方锅炉诞生于三线建设,发展于改革开放,壮大于新时代,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不忘产业报国初心,牢记制造强国使命,以“绿色动力、驱动未来”为己任,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形成了清洁高效热电、高端容器装备、节能环保、现代服务、氢能全产业、新能源、综合能源等七大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拥有自贡、成都、德阳、嘉兴、焦作等多个产业基地,连续18年发电设备产量居世界第一,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三分之一,其中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市场占有率超过70%,产品远销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中国一流的能源、节能环保、化工、核电、光热、氢能及综合能源领域设备供应商和综合服务提供商,曾获得行业唯一国家质量金奖和10余次国家科技进步奖,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企业文化建设的背景
在赓续历史文脉中探寻企业文化之“基”
1966年,东方锅炉应党中央号召而生,作为西南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要求,2000多名内迁职工,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部队转业复员官兵,告别繁华都市,放弃优越的生活,奔赴祖国西南,汇聚古老盐都,在自贡“六山一沟一坝”开基立业,在釜溪河畔、桃花山下开启了伟大而卓绝的建设历程。“披星戴月创业忙,肩扛手抬建厂房”,东方锅炉的初创者把一片荒芜的土地,建成了“桃红柳绿枇杷黄,机声隆隆生产忙”的国家级发电装备制造基地和五湖四海创业者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在特殊历史时期,东锅人在无厂房、无设备、无技术力量的艰苦条件下,坚持边基建、边生产,先生产、后生活,克服困难、积极生产,研制出第一台5万千瓦锅炉,全国首台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300兆瓦发电机组,填补多项国内科研项目空白,为新中国早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历经近60年的发展,一代代东锅人始终秉持“三线建设”精神,驰而不息、接续奋斗,孕育出优秀的企业精神,为东方锅炉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在践行央企使命中注入企业文化建设之“魂”
作为担负“大国重器”“制造强国”“产业报国”使命的中央二级企业,东方锅炉紧紧围绕扛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引领电力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职责,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深植于企业文化之中,积极响应国家发展号召,面对能源发展低碳化、能源结构多元化、能源产业数智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大胆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激活人的思想和动力,擘画了“12766”发展目标,以共同使命聚合力、以共同愿景凝人心、以共同行动促发展,实施全面领先、转型发展“两个战略”,坚持以“主业带新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起锅炉+环保+容器+服务+氢能+新能源+综合能源的“1+6”产业体系。在优秀企业文化的激励下,东方锅炉始终保持旺盛的热情和高昂的士气,奏响了新时代艰苦奋斗、自主创新、转型发展的雄浑乐章,担当起高质量高水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排头兵。
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
东方锅炉经过近一个甲子的不懈努力、励精图治,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创业之路,走出了一条坚韧不拔、砥砺前行的奋斗之路,走出了一条聚焦前沿、勇攀高峰的跨越之路,形成了在高端装备制造行业颇具代表性的企业精神——“东汽精神”和以“同·创”文化为实践准则的企业文化。
1.文化内核:“东汽精神”
“东汽精神”的核心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泰山压顶不弯腰、奋力拼搏、迎难克艰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内涵是李长春同志总结的“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是包括东方锅炉干部员工在内的全体东方电气人的共同精神财富,代表着以东方锅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报国的初心、制造强国的使命和质量强国的担当,以其伟大的力量和独特的内涵,标注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高度。
2.实践范畴:“同·创”文化
“同”,是“同心、同力、同行”,代表着“同一个团队、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既是动力企业的特征,更是东方锅炉坚定的信念与追求,彰显了东方锅炉人“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事业同干”的可贵品质。
“创”,是“创新、创造、创享”,代表着“持续创新、价值创造、共创共享”,既是东方锅炉与生俱来的基因,更是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彰显了东方锅炉人“顽强奋进、创新求变、追求卓越、开创未来”的远大抱负。
核心理念:
(1)使命:绿色动力 驱动未来
(2)愿景:世界的东方 一流的电气
(3)核心价值观:共创价值 共享成功
(4)企业精神:求实 创新 人和 图强
3.“同·创”文化和“东汽精神”的内在逻辑关系
“东汽精神”是“同·创”文化的核心内涵,“同·创”文化是“东汽精神”的继承、发扬和升华,二者一脉相承,在主体上有重合性,在内涵上有统一性,在目的上有一致性。将二者有机结合为东方锅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企业文化软实力赋能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东方锅炉以多元行动、多维设计、多向协同,有效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链、区块链、责任链“三链”融合,激发了企业文化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质动能。
1.多元行动串起“价值链”
东方锅炉把弘扬“东汽精神”、践行“同·创”文化放在企业高质量发展、创建世界一流的价值链上去布局,在传承中创新,在传承中发扬光大。
把听党指挥、跟党奋斗作为弘扬“东汽精神”、践行“同·创”文化的根本遵循。东方锅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各级组织各类学习的重要议题,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统筹管理,按照战略发展需要强化文化引领,不断丰富拓展弘扬“东汽精神”、践行“同·创”文化的实施路径和方式方法。着力推进文化落地、引领、实践“三步走”,深入推进“文化铸魂、文化赋能、文化融入”行动,让企业文化真正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强劲动力。
把融入融合、持续践行作为弘扬“东汽精神”、践行“同·创”文化的重要任务。一是进制度,促一体融合,提升行为保障。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提炼形成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人才理念、安全理念、服务理念、廉洁理念、合规理念,以制度保障执行。二是进基层,展一流形象,提升行为共识。在办公场所设计制作精益文化墙、廉洁文化墙、安全文化墙、质量文化墙,使文化理念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三是进岗位,创一流业绩,提升行为价值。将企业文化融入《岗位说明书》《年度岗位合同》《员工行为手册》《安全生产小红书》,在大型文化活动开始前诵读“东汽精神”、结尾时合唱“司歌”,持续强化文化氛围。
把平台创建、载体创新作为弘扬“东汽精神”、践行“同·创”文化的不竭动力。一是广建平台聚合力。搭建多元平台,创新建立“六有机制”,实现入厂有教育、节点有仪式、培训有内容、使用有导向、身边有榜样、年度有考核,并贯穿干部员工职业生涯全过程。二是打造阵地强引力。高质量建成厂史教育基地“东锅跡忆园”,摄制文化纪录片《力量》,打造氢能全产业链展厅,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企业的文化建设成果。三是选树典型添动力。深入开展季度“三表率”先锋党员选树、劳模评选、干事创业十佳中干评选、十佳焊工评选、廉洁先进个人评选等,促进“东汽精神”“同·创”文化与干部员工的工作、生活深度融合。四是丰富活动提效力。通过微电影、主题征文、摄影大赛、创新创效论坛、群众主题教育等多种平台活动,进一步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认识和践行自觉。
2.多维设计串起“区块链”
东方锅炉从系统设计出发,围绕“区、块、链”三个板块,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布局,推进文化践行工作示范化、规范化、系统化。注重“区”域化统筹。根据三地办公分布和全新的产业布局,打造成都决策管理中心、德阳和自贡制造基地“一中心两基地”全新功能格局,确保文化建设高效执行、高效落地。推进模“块”化突破。聚焦新能源、综合储能、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模块,以厚植共成长的归属感、锤炼共奋斗的使命感、淬炼共担当的责任感的“三感教育”为载体,通过创新项目运作模式,促进企业文化在项目工地无缝对接,有效激发驻外项目现场员工的文化认同和向心力、归属感,助推文化落地执行。打造产业“链”示范。将文化践行融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服务链,加强媒体合作,聚焦“产业报国”“大国重器”“民族脊梁”“奋斗有我”等主题,持续挖掘东方锅炉人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基因,讲好文化品牌故事,促进客户、供应商和社会各界对“同·创”文化的价值认同,使文化优势充分转化为行业协同优势、产业发展优势、市场竞争优势。
3.多向协同串起“责任链”
只有每一个管理环节中流淌着文化的基因、都相向而行,体制机制才是鲜活的,才是生动有效的。东方锅炉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以体制机制的协同创新、同向发力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
把价值创造作为弘扬“东汽精神”、践行“同·创”文化的核心目标。以“五型五星”为重点,深化精益班组建设,坚持“产业升级、管理创新”的思路,深入开展精益管理引领者、倡导者、推进者培训,把精益文化落实到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努力营造履约交付、价值创造的文化氛围,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提升迈上新台阶。
把全员参与作为弘扬“东汽精神”、践行“同·创”文化的重要抓手。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依靠全员的力量来推动文化落地见效,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努力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提升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深入开展“五必访”(职工伤病住院、重大困难、婚丧嫁娶、长期驻外、无故缺勤必访),“六必谈”(岗位变动、员工入职、思想波动、违章违纪、表扬奖励、矛盾纠纷必谈心谈话),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强文化凝聚力、队伍向心力、企业竞争力。
把优育人才作为弘扬“东汽精神”、践行“同·创”文化的基础工程。用好人才第一资源,搭建首席专家工作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创新平台,促进人才快速成长。系统实施事业型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工程、数字型技能人才培养工程、职业型项目经理培养工程、青年综合能力“攀登”工程、新员工起航成长培养“七大工程”,不断提升干部、员工践行企业文化的能力和素质。
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
东方锅炉坚持多措并举、多维并进推进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1.以文化铸魂,企业高质量发展共识进一步凝聚。
东方锅炉牢记“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殷殷嘱托,将弘扬“东汽精神”、践行“同·创”文化与传承企业优良传统高度契合、深度融合、广泛结合,通过搭建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载体,在实践中全力打造形成更符合时代要求、更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高地,激励全体干部员工自觉践行“同·创”文化,以“大三线精神”艰苦奋斗的拼劲、“创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冲劲、“东汽精神”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韧劲,为实现文化强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而同心奋斗、创新前行。
2.以文化凝心,企业高质量发展合力进一步汇聚。
在优秀企业文化的感召下,东方锅炉涌现出许多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企业转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核电项目突击队9名成员为保证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安注箱如期发运,在50℃的高温筒体内连续奋战18个昼夜,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光热团队在“生命禁区”战戈壁、斗酷暑、抗严冬,克服艰难的工作环境,追逐太阳,建成国家首批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点亮万家灯火。氢能团队白手起家,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攻克从0到1的层层技术关卡,实现了从氢能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华丽转身,建成世界首个全产业多场景多技术科技示范园。
3.以文化聚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动力进一步强劲。
东方锅炉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在基础性、前沿性、关键性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2023年研发投入强度超6%,自主研发的超低排放烟气脱硫等技术获得市场认可,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供电煤耗降至250克,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建成全球最大热功率兆瓦级化学链燃烧示范装置,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700兆瓦循环流化床锅炉、世界首台630摄氏度二次再热国家电力示范项目锅炉生产交付,行业首个联箱及蛇形管“数制·智联”工厂建成,近三年累计获得19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4.以文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效进一步彰显。东方锅炉坚持用好企业文化这一“传家宝”,聚焦高效清洁煤电、节能环保、现代服务、高端核电与化工装备、光热发电、氢能全产业链、综合能源七大产业板块持续发力,形成了“主业精、新业兴”的蓬勃局面。经济运营稳中向好,截至2023年底,东方锅炉为全球提供能源装备装机超5亿千瓦,660MW及以上燃煤锅炉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350MW及以上循环流化床锅炉市场占有率100%,奠定了能源及环保先进装备供货商和一流工程服务提供商的龙头地位,为国家能源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清洁利用作出了重大贡献,文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充分彰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