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6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杨冬:从橄榄绿到蓝工装的“山东汉子”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8-3 6杨冬在工作中.jpg

●杨冬在工作中。

 

“人生因追求而精彩,党徽因奉献而闪耀。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坚守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继续拼搏奋进,用实际行动为企业发展增光添彩。”在山东能源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宣讲会上,来自山东能源兖矿能源兴隆庄煤矿杨冬的发言铿锵有力,赢得了阵阵掌声。

杨冬,一名退伍军人,扛过枪、戍过边,2004年,表现出色的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经历赋予了杨冬挺拔的身姿和坚韧不拔的精神。2006年,从西藏武警昌都支队退伍的杨冬来到了兴隆庄煤矿,成为一名采煤工人。

从军装到工装、从操场到井巷,陌生的环境和从未见过的采煤机械一时让杨冬手足无措。他努力调整自己,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主动参加区队培训、下班后自学教材、追着师傅请教技术,很快就从一名“采煤门外汉”成为同批学员中最早一个定岗,独挑大梁的“新工人”,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一名班组长。

兴隆庄煤矿的采掘单位在公司是出了名的“技术过硬、作风过硬”,从部队里走出来的杨冬更是把这种工作作风发挥得淋漓尽致。10306工作面停采前期,巷道条件尤为艰苦,现场作业只能在狭小昏暗的支架间摸索,腰都直不起来,更换配件全要靠人拉肩扛,两端头条件十分艰苦,而且设备长期使用,磨损严重,遗留问题多。为了站好最后一班岗,保障产量任务顺利完成,杨冬每天紧盯现场,缠着区队技术人员研讨对策,恨不能带着显微镜查问题,就连做梦都是工作面的安全细节。就是在这样的困难环境下,杨冬带领班组创造了连续一周当班产量破5000吨纪录。

很多人认识杨冬都是通过“美好兴隆班组长节”纪实片《班组长的一天》,片中那个女儿虔诚许愿:“希望每个生日爸爸都能陪着我”的镜头引得无数人泪崩。杨冬在片中说:“想给家人说句对不起!”,可只要接到区队布置任务的电话,他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冲向区队,奔赴工作面。

10304工作面安全生产攻坚战中,身为主力班组的班长,他身先士卒,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每天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数十天如一日,从未间断。在这样的紧张氛围中,杨冬对安全隐患管控力度愈加过硬。一次机头扩帮交接班,杨冬留在最后再次检查工作面情况,在检查中他发现煤壁行人侧处有网扣连接不合格,万一出现问题,会有落煤伤人的隐患。他赶忙叫住组员,迅速安排补网扣,并对疏忽大意的职工进行了严厉批评教育。挨批的职工闹情绪并说:“都是出来上班挣钱的,平时关系那么好,遇到事了一点情面都不留。”杨冬却说:“安全是大事,作为班组长,放纵就是伤害,宁叫职工骂着走,绝不叫家属哭着来。”

近年来,企业大力提倡智能化矿井建设,作为党员,杨冬更是紧跟形势,一有时间就往工作面跑,针对现场遇到的实际困难进行创新。他设计了工作面液压支架顶梁固定模具,杜绝了封车不牢、松动造成的隐患;对电液控制系统进行改造,使支架实现自动集中控制;对采煤机加设金属外壳,提高抗干扰能力……他获得多项革新项目表彰,先后荣获山东省管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山东能源集团先进个人、兖矿能源劳动模范、矿优秀共产党员、“六十佳”班组长等荣誉称号,并作为优秀共产党员参加山东能源集团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宣讲。可不管拿了多少荣誉,对于杨冬来说,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个从部队到矿井,一路走来的山东汉子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生产一线班组长的诺言,用辛勤和汗水、敬业和奉献诠释了“兵头将尾”的使命担当!

(谢红玲 林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