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海鹰 张开凡
“八一”建军节前夕,退伍军人、四川桓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新明,专程把一面写着“企业护航先锋,纾困解难卫士”的大红锦旗,送到华蓥市公安局建筑业警务室民警的手中,感谢华蓥建工“e警务”的公安民警为企业排忧解难、护航发展。
军人出身的黄新明,退伍后回到家乡华蓥市自谋职业,于2017年夏天,创建了以架线和管道工程建筑、机电工程、输变电工程等为主的四川桓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几年来,他以军人的特质,带着“与乡亲共同富裕”的想法,带领乡亲走南闯北承建工程项目。
俗话说,“创业艰难,守业不易”。正当黄新明领创的企业发展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去年夏天,他们在青海省玛多县花石峡镇承接的送变电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却遇到了强行扣押材料、阻碍施工的事件,导致施工中断、工期受阻,给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面对困境,黄新明把希望寄托在了家乡。华蓥市委、市政府得知情况后,迅速责令市公安局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和建筑业发展服务中心、电力协会等部门,成立专项工作协调小组,不远千里火速赶赴青海玛多县施工现场。几经周折,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助下,终于平息了事态,项目工地顺利复工。
“一面锦旗虽值不了几个钱,但饱含了我们对党和政府及职能部门的无限信任和深深谢意。”黄新明深有感受地说,“我们这些搞企业的,做任何事情,都要相信党和政府,依靠党和政府;要争取得到公安等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要懂得抱团取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健康顺利发展!”
这不仅是黄新明的心里话,也是华蓥市企业界特别是建筑业企业家的共同心声。
在华蓥市公安局建筑业警务室的墙上,还挂着一面写着“恪尽职守显神威,为民解忧暖人心”的锦旗,这面四川省华蓥市南方送变电公司赠送的锦旗,也讲述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动人故事。
2023年11月,华蓥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接到辖区内南方送变电公司报案:龙某某伪造南方送变电公司印章,并在成都一家电力线路构件厂发送的企业来往款询证函上使用,导致南方送变电公司陷入民事诉讼,且公司账户被冻结243万余元。接到报案后,经侦大队立即受理该案并快速进行初查立案,及时收集了龙某某伪造南方送变电公司印章的犯罪证据,从而帮助其公司在民事诉讼中胜诉,挽回了经济损失。
今年5月14日中旬,华蓥市公安局建筑业警务服务站接到华蓥市南方送变电公司紧急求助:该公司在华蓥本地参与一项目招投标时,招标业主单位临时提出需要企业在一个工作日内,提供法定代表人及相关人员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但该公司涉及部分人员系外省人员,出具证明至少需要3天,若无法提供证明将失去投标资格。警务站民警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协作机制,及时与相关省份的公安机关取得联系,仅4个小时就收到了相关人员证明的传真,让该公司顺利参与了招投标,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在建筑领域,为了承包工程项目,私刻挂靠单位印章和伪造印章从事不法活动的现象时有发生,若不及时制止打击,后果不堪设想!”南方送变电公司董事长郭土说,“我们华蓥市从事建筑工程的企业较多,发生经济纠纷、劳务纠纷等案件的概率相对也较大,多亏公安局经侦大队早就看清了这一点,因此把为我们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据悉,华蓥市是有名的建筑业大市,建筑企业总数多达152家,项目遍及国内所有省市自治区及全球60多个国家,并创建了“华蓥建工”金字招牌,荣获四川省首批“川字号”特色劳务品牌。近年来,华蓥的建筑业实现产值均在150亿元以上,占广安建筑业总产值四分之一强,居广安市第一位,实现年税收4亿元左右,常年带动劳动就业6万人以上,年人均劳务收入达8.6万元以上,为华蓥劳务输出、农民增收、财政收入作出了卓越贡献。
然而,建筑行业涉及法律事务多,特别是涉及私刻印章、挂靠人资质审查难、工程量评查难、挂靠人伙同第三方发起虚假诉讼、劳务外派急需办理出入境证照等一系列属公安职责且是公安能办必办的事,需要从政策上、法律上一项一项研究解决。面对建筑行业面临的问题,华蓥市公安局强化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建立华蓥建工“e警务”机制,并于今年4月,由经侦大队具体牵头,在该市建筑业发展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华蓥市公安局建筑业警务室”,派驻民警现场办公,畅通联系渠道,收集问题,点对点解决,维护经济秩序,护航建筑业发展。
据华蓥市公安局建筑业警务室民警朱睿介绍,警务室自成立以来,短短几个月,走访相关企业17家,与企业开展座谈三次,收集问题20余个,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7个,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5条,受到企业好评,并收到多家企业送来的大红锦旗。
“锦旗虽小,但凝聚了企业对公安工作的肯定与激励。”华蓥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教导员、建筑业警务室负责人申华军说,下一步,华蓥建工“e警务”将以“保稳定、促发展、优服务”为工作导向,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职能作用,为华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经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