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9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林建:开辟院感实时监测领域新天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李萍


    数字化浪潮席卷医疗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杭州杏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林建历经15年耕耘,突破行业传统被动监测模式,首创人工智能院感实时监测自动预警模式,在院感实时监测领域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院感管理属于医疗质量控制专业领域,多年来依赖院感人员人工对患者数据收集、分析、判断。随着国家对医疗质量规范化管理要求逐步提高,传统的人工工作模式在巨大的住院患者人数面前,无论是监测的覆盖率还是有效性都与现实需求存在巨大差异。

    2009年初,进入院感领域后,林建敏锐发现院感领域落后的工作模式已经完全不能匹配当前国家对医疗质量管理的要求,院感监测信息化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于是,他当机立断将公司的研发方向确定为计算机大数据分析和院感管理要求相结合,提供一款能够覆盖医院所有在院患者的自动化数据收集、分析及判断的软件,帮助医院改变工作模式,全面重建院感管理体系。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突破,林建带领下的研发团队克服医疗信息化基础薄弱、院感行业标准不一致等重重困难,在整合全过程诊疗数据基础上,开创性实现感染病例智能化筛查,在筛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上实现软件和专业院感医生同等水平,最终院感实时监测工作方式实现了从人工到全自动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杏林院感实时监测软件的推出,迅速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据林建透露,当时全国排名前15名之内的8家著名三甲医院、32个省级院感质控中心医院中的20家先后选择采用了杏林院感实时监测软件。

    林建发现,只有少数高水平医院在快速提升自己的院感管理水平,全国的绝大多数普通医院仍然停留在原有的院感手工模式,市场上其他的软件公司也很难提供与杏林相似的软件。这时,林建意识到一家独秀并不利于全国医院院感工作的变革式发展,也不利于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开启。为了让更多的医院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林建决定将医疗数据自动化收集、分析及判断分析和理解应用对行业进行公开,推动全国医院院感工作的变革式发展。

    2011年,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启动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标准的编制工作。杏林作为唯一的受邀的厂商参与上述标准的编制工作,林建在编制过程中和院感领域专家分享了医疗数据自动化收集、分析及判断基础逻辑,合作编写了《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规范发布后,行业内其他公司也纷纷采用院感实时监测模式代替以往的人工模式。虽然竞争者的出现给杏林市场销售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推动了全国院感信息化快速成长,医院开始加快院感能力建设。在5年时间内院感信息化市场就完成了从顶尖三甲医院到三级医院的普及,现在院感信息化市场已逐步扩展到二级医院。面对竞争者的出现,杏林不仅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杏林不停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更新保持产品竞争力,在竞争中越战越强,持续保持高复合增长。据林建透露,迄今为止,在软件推出13年间,杏林的客户数量已达2200多家,全国三甲医院市场占有率近40%。此外,在“新冠疫情”期间,为了给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提供及时的信息技术支持,林建组织突击研发小分队,加班加点研发专项新冠传染病预警上报系统,并无偿赠与需要的医院,获得医院广泛好评。

    社会发展对医疗效率、医疗质量都在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今,作为医疗信息化领域的专家,林建肩负企业社会责任感,用自己专业独到的眼光,带领团队勇于攀登艰难险峰,仍不断向着更高效、更精准的质量要求进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