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农氏和嫦娥研究制酒配方画像
■ 杨仁宇/著
第四回
汾酒奇缘:神农解毒之旅
炎帝中毒危旦夕,汾酒救驾化险夷。
嫦娥降临增工序,佳酿传世万人迷。
话说在遥远的古代,华夏大地的深处隐藏着一个被青山绿水环抱的村落——杏花村。
这里四季分明,风景如画。
春天时,漫山遍野的杏花如云似雾,美不胜收;夏天时,绿树成荫,蝉鸣声声,给人一种宁静而凉爽的感觉;秋天时,金黄的大麦、红彤彤的高粱和硕果累累的果树构成了一幅丰收的画面;冬天时,白雪覆盖屋顶和树枝,宛如童话世界。
而最令人称奇的,莫过于村中那家世代相传的汾酒作坊,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醇厚的口感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品尝。
相传在远古时期,有一位被后人尊称为“炎帝”的神农氏,慈眉善目、白发苍苍,身穿兽皮制成的衣服,手持耒耜(古代的犁)和药草,他不仅教人们耕种,开创了农耕文明,还亲口尝试百草,辨别药性,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药知识。
他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之神。
传说他有着一段与杏花村汾酒的不解之缘。
暮春时节,百草吐艳,神农氏沿汾水北上。
一日,神农氏在尝百草的过程中误食了一种毒性极强的植物,生命垂危。随从们惊慌失措,四处寻找解救之法。
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沁人心脾的酒香。众人顺着酒香来到了杏花村,找到了那家汾酒作坊。
酒坊的主人是一位老者,面带微笑,眼神中透露出睿智与从容。他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听完众人的诉说后,一捋颌下花白须,缓缓道:“此酒名为‘汾酒’,乃是用当地优质的大麦、高粱和纯净的山泉水酿制而成。其酒性温和,可祛邪扶正,强身健体。或许能解炎帝大人的危难。”说完,他转身从酒窖中取出一坛珍藏多年的汾酒。
众人急忙提着汾酒匆匆向神农氏栖息之地蹦去,没多久便到了,神农氏已生命垂危,神农氏的妻子嫦娥看到丈夫的样子在偷偷地抽泣着,随从立马半卧半躺扶起炎帝,半信半疑地给神农氏喂下汾酒。
没过多久,神农氏紧闭的双眼慢慢睁开,脸上露出了红润的光泽,呼吸也变得平稳有力。
他挣扎着起身,向老者深深地鞠了一躬:“多谢先生救命之恩!此酒果然非凡,不仅解了我体内的剧毒,还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与活力。”
嫦娥也立即起身作揖行礼,感谢老者对夫君的救命之恩。
老者摆摆手笑道:“炎帝大人言重了。此酒虽好,但也是天地灵气所钟,大人您与它有缘罢了。”接着,他向神农氏传授了汾酒的酿制之法和品酒之道。两人相谈甚欢,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嫦娥在一旁,也对汾酒的酿造技艺了然于心。
自那以后,神农氏便时常来到杏花村,与老者一同探讨酿酒之道和人生哲学。他还亲自参与汾酒的酿制过程,将百草的精华融入酒中,使得汾酒的品质更上一层楼。
嫦娥自然也常是杏花村的座上之宾。
期间,嫦娥偶得一神秘仙草,给汾酒加了一道独特的工序,调制出的酒清纯馥郁、花香弥漫,被后世人美誉为“玫瑰汾酒”。
据说,神农氏与嫦娥夫妻俩深受当地百姓欢迎和爱戴。更把嫦娥视为幸运的象征,她调制的酒也成了村里最珍贵的饮品。每逢佳节喜庆,村民们都会拿出嫦娥酿造的“玫瑰汾酒”,共赏美景,共享欢乐。
然而,好景不长,此事传到了玉皇大帝的耳中,他嫉妒嫦娥美貌才华技艺集一身,于是下令将嫦娥逐出天宫。
嫦娥带着神草降临人间,继续传授酿酒技艺,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美酒的快乐与幸福。
在人间,嫦娥与杏花村的故事成为美谈,她以仙草为依托,传授酿酒技艺,不仅使得杏花村的汾酒声名远扬,还让更多的人因此而受益。这种美好的技艺传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那神秘的仙草则成为传说中的象征,代表着幸福和美好。
然而,在这一传说背后,也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权力斗争的残酷现实。嫦娥的故事成为民间传说的典范,她勇敢地面对困境,始终坚持追求美好,这种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农氏与嫦娥的事迹传遍了华夏大地。
每当春风吹拂、杏花盛开的季节来临,人们都会聚集在杏花村的酒坊酒肆前,共饮美酒、共享欢乐。他们一边品味着汾酒的醇厚与甘洌,一边聆听着神农氏与嫦娥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还传递了勇敢尝试、追求真理、向往美好的精神内核。
如今,虽然时代变迁、沧海桑田,但神农氏及嫦娥与汾酒的故事仍然流传在华夏儿女的心间。汾酒作为中国传统名酒,仍承载着神农氏和嫦娥传说的精神内涵,见证着酿酒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凝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汾酒也因此声名远扬,成为华夏大地的瑰宝。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