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惟强 苗倩
凤鸣一声传千里。站在西凤酒荣获首届中国名酒七十周年的历史节点上,3月1日,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代表与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供应商、业界专家及媒体代表共计千人,在“千里之外”的博鳌亚洲论坛会议中心主会场,举行了主题为“以名酒荣耀,奏时代红章”的西凤酒全国经销商表彰大会。
坚守品质 传承价值
我国共举办了五届全国评酒会,从“四大名酒”到“十七大名酒”,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力,至今,名酒的“金字招牌”仍是左右消费选择的重要一环。名酒之名,不仅在于品质优异、风味稳定,而且在其勇于拓展新市场,善于优化全产业链,做到了强而优、优且进,传承不息,奋斗不止。
所以说,作为国人心目中好酒的代表——名酒,都是奋斗出来的,是传承出来的。
“看中国名酒70年的发展成就,绝对有理由相信中国白酒产业一定会长盛不衰。”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指出,“相对于中国白酒2000多年的历史,70年又是短暂的。正是有2000多年的历史积淀、文化孕育、技艺传承,支撑了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70年中国名酒的成功者,无疑都是中国白酒传统酿造的优秀传承者。”
西凤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正表示,“70年来,西凤始终视工艺优化为企业生存之根。”市场需要创新,西凤酒也在70年的岁月中,历经8次标志性的生产工艺的改进与创新。从最初挖掘、整理、确定“混蒸混烧续渣法”“老六甑操作法”等西凤酒传统工艺,到历经十年科研攻关,确定西凤酒的“凤香型”地位,再到今天,依托中国酿酒原料及品质安全研究院、陕西省白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级技术平台,深入开展西凤酒生产工艺的研究与论证,其工艺愈加完善、品质日臻完美。西凤酒与其他名酒一道,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坚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消费者捧出了一瓶瓶优质酒。
近年来,西凤酒以科技之力护航产品质量,建设完成西凤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333”技改扩能工程,引入“数字+”“智能+”等新兴技术,构建绿色优质的酿酒原粮基地,推进全过程溯源体系建设,打造“7大关卡、55道防线”质量管控网络,力求做到每一滴西凤酒都是匠心传承,都有卓越品质。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张正表示,西凤将牢牢抓住“品质”这一根基,不计成本、不惜代价,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充分发挥“产学研协”合作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实现西凤产品和技术的全面升级。同时,继3万吨制酒车间投产达效后,2022年,我们将着手启动西凤酒二期扩能项目建设,力争至“十四五”末,基酒产能突破10万吨,为更多经销商和消费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西凤美酒。
结构升级优化高端产品
1988年7月16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做好放开名烟名酒价格提高部分烟酒价格工作的通知》随后,国家物价局公布了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西凤等13种全国名白酒价格调整的方案和要求。
名酒价格的放开,激发了白酒企业的活力和生产积极性的同时,更点燃了名酒高端化的火把。一路走来,随着消费升级的演进,名酒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彰显其自身品牌力,释放高端品牌效能。
正如飞天茅台之于茅台集团,国窖1573之于泸州老窖集团,青花汾酒之于汾酒集团,高端产品在发挥着体现品牌价值的重要作用。2021年,西凤集团推出超高端产品五星红西凤,就是要形成凤香型的价值新标杆,用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周艳花的话说,“超高端产品五星红西凤,与红西凤形成彼此拉动之势,强势抢占高端与超高端市场。”
周艳花表示,我们切实贯彻“一高一低带中间”的产品发展策略,坚持以“红西凤”为高端引领,全面发展品鉴顾问和意见领袖,通过建立与核心消费群体的无缝沟通,持续提升品牌美誉度和消费者认可度。2021年,西凤集团全面停止OEM产品的生产,重塑年份酒酒质标准,优化调整产品价格体系,由此建立全价位段产品新矩阵,以绝对的产品力为商家蓄力、为市场赋能,为实现百亿目标积蓄强大能量。
在市场版图的推进上,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周艳花表示,去年,是西凤市场基础愈加稳固的一年。“我们坚持推进的市场布局,紧紧围绕网点建设的工作核心,奋力突围、破局前行。陕西省内市场以西安、宝鸡、榆林和安康4个战略市场重点打造,全面推进网点下沉,持续强化氛围营造。陕西省外市场聚焦资源、倾力打造以商家为单位的130个样板市场,同比实现了超80%的增长,依托于样板市场的引领辐射作用,周边市场也实现了协调联动发展。通过招优商、扶大商、拓网点、夯渠道、建氛围、强管理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构建起坚不可摧的竞争合力,为后续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国共建设西凤酒专卖店402家,市场可控终端网点39万家。”
名酒是实干出来的
从保证产品的优质到实现“智慧”产业链,陕西西凤酒与当地相关部门一道,踔厉奋进,下了一盘大棋。过去的岁月,西凤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西凤酒酿造技艺和酿酒工业遗产群先后荣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以西凤酒为核心的凤香型白酒产区被中国轻工业联合协会和中国酒业协会联合授予“中国凤香型酒城宝鸡”称号,西凤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纪元!
周艳花表示,我们将坚决贯彻品牌“高端化、全国化”的战略要求,以“抓机遇、调结构、稳提升、扩势能”为发展总基调,围绕“1134”工程,即:“一个聚焦坚持,一个转变促进,三个市场协同,四项赋能提升”奏响百亿冲刺集结号,全面推动营销工作实现由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
一个聚焦坚持:即聚焦市场基础建设不动摇。聚焦进店、陈列、品鉴、返厂游等基础建设工作和消费者培育工作的落地执行上,将基础工作做实、做细、做精。在具体实施中,把好“准入关”,制定符合市场化运作规则的终端运作方案和具有现代化、市场化、标准化特点的组织方案,确保终端建设工作“标准一致、基础一致、效能一致”。
一个转变促进:即从“一高一低带中间”产品策略转变为“三品联动”策略,通过“红西凤高端形象塑造、次高端旗帜西凤扩容增量、大众端老绿瓶夯实基础”的三品联动,带动其他产品共同提升。
三个市场协同:实现“陕西省内市场+陕西省外市场+特区市场”协同发展。去年,新增广东为特区市场。从全国市场版图来看,将形成陕西大本营市场“一核辐射”,河北、河南、山东“三轴引领”,东北、浙江、江苏、广东“四区带动”的市场发展空间新格局,以此不断提升特区市场发展能级,带动全国市场同频共振、规模发展。
四项赋能提升:即“加强品牌宣传,为西凤品牌形象赋能”“优化费用管理体系,为营销组织赋能”“加强数字化转型,为管理服务赋能”“完善培训体系,为经销商赋能”。
“保持进攻态势,推进重点市场裂变深耕,打造一批10亿级、5亿级特区市场,形成特色化、规模化发展。”西凤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正在会议上表示,足见西凤酒全面推进全国化市场版图的魄力与决心。张正还表示,西凤会加快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的深入运营,不断优化市场结构和布局。坚持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探索开发更具时尚化、个性化、低度化白酒产品,满足年轻群体的饮酒需求。持续发力海外市场,以世界的眼光和格局,开辟一条既有西凤特色又有国际视野的发展之路。
名酒之所谓名酒,在于其不断奋进的脚步,坚守品质的定力,还有拥抱新消费、新发展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