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0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北京推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工作推进会6日在北京昌平未来科学城举办。会上,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正式揭牌启动建设。据悉,北京高度重视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将紧扣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创新高地。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合成生物产业创新高地


    当前正值全球技术革命、产业变革与生物经济发展的重大交汇期,合成生物制造成为竞相抢占的战略科技高地。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副市长于英杰在会上指出,北京市高度重视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并拥有比较雄厚的合成生物创新资源、比较突出的合成生物产业基础、比较完善的合成生物顶层设计,必须紧紧抓住机遇,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合成生物产业创新高地。要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上持续发力,加快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引领性技术突破;要在建设技术服务平台上持续发力,持续提升科技资源共建共享能力和创新产品工程化落地效率;要在催生新产业新动能上持续发力,催生生物经济增长点,培育一批绿色生物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要在提升产业集聚效能上持续发力,差异化布局打造合成生物制造高端特色产业园区;要在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上持续发力,联动津冀等地区加快搭建从创新端到产业端的全产业生态。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继红表示,北京在合成生物制造的创新研发、转型需求、政策先行上三重优势叠加,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将以产业需求牵引科技创新,切实强化创新转化、资源统筹、区域联动和示范先行,促进北京合成生物制造的创新资源集聚力、科技成果影响力、新兴产业引领力、区域辐射带动力全面提升,把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打造成为生物经济发展新引擎和未来产业发展新标杆,为北京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昌平全力构建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八个一”支撑体系


    2023年11月,北京市昌平区编制发布了《昌平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围绕北京“高精尖”产业方向和昌平区域产业定位,重点布局生物医药及美丽经济、农业及食品、环保、能源、新材料“五大领域”,聚焦研发转化、高端制造、企业总部“三大环节”,构建“八个一”产业支撑体系,即打造一个产业集聚区,组建一个国家创新中心,出台一批产业支持政策,聚集一批优质高效企业,搭建一批关键共性平台,设立一批产业发展基金,汇集一批产业骨干人才,支持一批有效应用场景,努力打造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样板间”。

    据介绍,筹建中的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落位昌平未来科学城,重点布局生物催化剂设计、生物制造原料开发、生物制造过程强化、生物制造产品工程等四大分中心,将围绕生物制造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开展全流程技术攻关,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为引领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筑牢基础。

    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以昌平全域为基底,以未来科学城为重点,结合现有规划条件和产业用地开发时序,分步有序规划建设创新孵化区、转化加速区、高端制造区、总部办公区等“四大功能区”,形成“U”型空间布局,有序串联“生命谷”和“能源谷”两大创新组团,有效衔接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更好地服务北京未来产业布局,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近期将启动15万平方米起步区建设,打造集“总部办公+研发平台+孵化加速+小试中试”为一体的创新孵化空间,满足各类生物制造产业需求。  (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