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重点跟踪573个项目 推动176个项目落地 河南省商务系统坚持“项目为王”实施“大招商、招大商”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3-3 3,发布会现场.jpg


本报讯(记者 李代广12月15日,记者从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河南省商务系统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紧盯重点项目、重大活动、目标企业,创新招商方式,始终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意识抓招商,奏响了“大招商、招大商”的最强音,取得了新突破。

当天下午,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全省商务系统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方面的进展情况和成果成效,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河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振利,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若鹏、孙敬林、王军,商务厅总经济师宋玉哲参加发布会。  

王振利介绍说,商务系统紧紧围绕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巩固扩大开放通道优势,新增卢货航至日本及南亚国家第五航权,新开通至列日、伊斯坦布尔货运航线,中欧班列(中豫号)新开通至俄罗斯圣彼得堡线路。今年前11个月,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54.6万吨;中欧班列(中豫号)开行3078列、增长65%,自2013年开行以来累计突破1万列;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0.5%;海铁联运集装箱发运30万标箱、增长74.1%。

10个月,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增长5.7%,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61%;落实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举措,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万人助万企”,市场主体活力充分激发。

11个月,全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超1.1万家、增长10.2%;货物进出口7359.9亿元,其中,出口4770.1亿元,增长2.6%,11月份单月进出口增长61.6%。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3220.2亿元,占全省43.8%。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近5900份,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2236.1亿元,占全省30.4%。前11个月,对外直接投资17.3亿美元、增长32.6%,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40.1亿美元、增长11.8%。

据李若鹏介绍,在提质建设20个国家级、56个省级外贸转型基地的同时,还新认定第三批共8家省级跨境电商示范园区,并开展了外贸新增长点大排查,紧盯重点项目,精准给予支持,推动新增长点尽快落地转化为出口实绩。今年前11个月,全省一般贸易进出口2831亿元、增长6.1%;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中,汽车整车出口231.4亿元,增长107.1%,成为外贸发展的一大亮点。

聚焦全省重点打造的7个万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28个千亿级产业链,重点筛选发布了255个影响大、效果好的国际性展会名录,积极引导企业深耕传统欧美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并加快与RCEP成员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合作。先后组织1200多家企业赴欧洲、澳洲、东南亚等地区参加了德国磨削展、澳洲纺织服装展、韩国美食展等重点展会,累计达成外贸订单超500亿元。

孙敬林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们坚持“项目为王”,紧盯重点项目、重大活动、目标企业,创新招引方式,促进产业集聚,始终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意识抓招商,马不停蹄争取招商新突破,这体现了我们招商引资不停歇、合作共赢谋发展的决心,也体现了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的信心。

专业化实体化运作四个外资专班,重点跟踪573个项目,推动美国空气化工液氢、日本艾礼富电子传感器等176个项目落地。在粤港澳大湾区常态化开展驻地招商,累计拜访企业、商协会230家,与深圳永道集团、深圳艾兰特科技等30余家企业达成投资意向。

认定中德(许昌)、中日(开封)、鹤壁电子信息、漯河食品4家国际合作园区和4个外资研发中心。郑州、鹤壁、红旗渠、漯河、洛阳5个国家级经开区进入全国百强,招商引资主阵地作用更加凸显。这一系列务实举措吹响了“招商引资拼经济”的集结号,发出了坚持“项目为王”“大招商、招大商”的最强音。

据王军介绍,河南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559项制度创新成果,16项在全国推广,62项作为“最佳实践案例”在全省推广,5个综试区跨境电商进出口占全省75%,成为全省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商务部门联合省邮政公司、易赛诺等综合服务企业在12个省辖市免费培训近3000人次,助力800多家企业转型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