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新时代煤企提升基层党支部书记综合能力之浅见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3-2 2.jpg

■  王连鹏  辛富军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笔者认为,煤企基层党支部书记必须牢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原则,全面提升十种能力,才能始终牢记因党而生的根本,铭记跟党创业的初心,践行为党奋斗的使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提升学习力,把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性。学习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为此,基层党支部书记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以第二批主题教育为契机,学习基层党建工作所必需的本体性理论知识,学习总结基层党建工作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常态化长效化。要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要始终做到在学习中深入思考、在实践中总结思考、在借鉴经验中比较思考。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将“两个确立”的政治原则转化为“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

    提升定位力,把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所谓角色定位就是准确地确定好自己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扮演的角色。基层党支部书记的角色定位关键在于解决不光知道主要工作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干的问题。为此,基层党支部书记必须恪守“第一身份是党的基层书记、第一职责是管党治党、第一政绩是抓好基层党建”的理念,紧紧围绕“企业责任就是党组织责任,责任共负;企业目标就是党建工作目标,目标共融;企业任务就是党建工作任务,任务共担”的基层党建工作目标。按照“摆正位置、树立威信,保证监督、协调关系,参与管理、服务生产”的工作思路,严格“参与重大问题决策而非作出决定的规定,做到总揽不包揽、协调不替代、到位不越位”的工作原则,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顶层设计,实现从就党建抓党建的自我微循环机制向“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整体循环机制的转变。

    提升信息力,把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性。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技术渗透到基层党建工作中,是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推出基层党建工作新举措、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为此,基层党支部书记要学会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通过分析信息内容和信息来源,鉴别信息质量和评价信息价值,达到吸收利用各种信息的目的,从而把握基层党建工作的时代脉搏,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顶层设计,持续筑牢企业的“根”和“魂”。在这个工程中,要不断更新、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充实、提升、完善自己,从而适应新时代下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在需要。同时,要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基层党建活动,开通与群众沟通交流的直通车,实现上情下情的无缝连接,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提升担当力,把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性。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为此,基层党支部书记必须肩负起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肩负起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肩负起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各类风险挑战,要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政治清醒、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勇于斗争的奋进姿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坚持主动作为不观望、急难险重不逃避、群众工作不推诿,做到问题面前不回避、压力面前不躲闪、困难面前不推脱、挑战面前不畏惧、逆境面前不退缩,迎难而上、知难而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履好职、尽好责,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提升协调力,把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融合性。协调力是指决策过程中的协调指挥才能。组织协调是对基层党支部书记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基层党支部书记必须全面把握“基层党政领导是事业上的搭档,不是竞争的对手;是工作上的分工,不是权力的分配”的时代内涵,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主动交心通气、主动献计献策、主动配合支持,形成党政工作“目标同向、决策同定、工作同步、责任同负”的运行机制,加强交流与沟通,注意工作的方式与方法,既要协调好上下级关系,也要协调好内外部关系,更要协调好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企业发展建设合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一体推进。 

    提升服务力,把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宗旨性。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为此,基层党支部书记必须恪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坚持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多听群众的“心里话”、多看群众的“身边事”、多算群众的“生活账”,用脚步丈量社情民意,感受群众真切期盼,体察群众生活疾苦,紧紧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带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落实好。要坚持在心灵上相通于群众,在感情上贴近于群众,在行动上服务于群众,对遇到困难、身患大病,遇到大灾大难的职工,要将被动服务转为主动问需,积极向工会申请困难补助、大病救助或组织职工捐款献爱心,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让职工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升约束力,把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为此,基层党支部书记必须全面把握“干部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岗位就是奉献”的时代内涵,时刻同党中央要求“对标”、时刻用党章党规“扫描”、时刻以人民期望“透视”、时刻与先进典型“对照”,修好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常怀敬畏之心、常照清廉之镜、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遇事想一想政治要求、办事想一想政治规矩、处事想一想政治影响。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 、奢靡之风”,守住底线、不碰红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提升创新力,激发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内动力。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企业发展的战略位置。为此,基层党支部书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在基层党建工作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重新审视自己,用广阔的眼界来观察问题、用敏锐的思维来分析问题、用灵活的办法解决问题,强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观念创新、制度和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实践创新。在创新观念上,要不断破除思想上的陈旧观念,树立起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实施由“小为则喜、小进则满”向“不断进取、大有作为”的转变;在创新制度和机制上,要围绕基层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上,要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搞好服务、破解难题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在实践创新上,要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实际,谋划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破解基层党建工作新难题。尤其是在基层党建与企业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上要加大创新研究力度,用创新打造高质量党建,用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提升执行力,把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性。执行力就是落实力。坚决执行是基层党支部书记工作作风、综合能力和政策水平的具体体现。为此,基层党支部书记必须恪守“坚决执行”的理念,养成雷厉风行、干练利落的好作风,做到行动反应快、办事节奏快、工作效率高。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彰显政治执行力,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对上级党政领导的意图要迅速敏锐地领会,抓住重点,及时付诸行动;对下面的情况和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有高度的敏感性,认真分析,研究解决。

   提升安全力,把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安全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为此,基层党支部书记必须恪守“基层党政领导是基层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认真学习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安全法律法规,学习本专业、本岗位安全发展所必需的本体性理论知识,学习总结本专业、本岗位安全发展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持续推进安全理论学习常态化长效化。要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敬畏安全、敬畏生命、敬畏制度、敬畏职责,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政治责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管理、严格监管,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安全管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在安全生产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实现安全管理重心下移,夯实安全管理的根基,构筑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高水平安全,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华丰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