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兖矿能源:智“汇”赋能释放创新红利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悦


    新战略纲要颁布一年多,兖矿能源产业转型步入深度调整期、平稳增长期。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发展动力如何接续?如何释放创新“微光”,集聚企业“星光”?

    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兖矿能源积极营造关注基层、支持创新的浓厚氛围,广搭平台、重磅激励,点燃全员“干”的激情、激发“闯”的干劲、播洒“创”的种子,职工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创新成果持续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建平台,集结创新“生力军”

    近日,山东省企业试行“新八级工”制度以来的首批8名首席技师名单出炉,其中,兖矿能源7名高技能人才榜上有名。实力“霸榜”背后,是企业助力、人才反哺的“双向奔赴”。 

    聚焦企业转型发展重大战略的实际需求,兖矿能源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契机,积极为广大职工搭建展示技能、提升素质、成长成才的平台。

    锻造创新人才队伍——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拓宽高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参与各级高技能人才评选工作,让更多“千里马”脱颖而出。

    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广泛开展以“小发明、小设计、小革新、小改造、小建议”为内容的“五小”科技攻关活动,培育以岗位创新、团队创新、劳模和工匠创新相结合的职工创新体系,推动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开展。

    全力做好创新保障——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优化创新环境,完善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激发职工创新主动性,多措并举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要把广大职工的智慧凝聚在一起,以小的技术变革,形成多米诺传导效应,汇集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兖矿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肖耀猛对企业创新发展提出期许。

善激励,重赏创新“探路者” 

    在前不久召开的兖矿能源“双基”建设暨小改小革创新成果推进会上,济三煤矿边震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果《电缆缠绕机的设计应用》,荣获企业2023年上半年职工小改小革创新成果一等奖。项目参与人徐聪现场进行了成果分享,接过30000元奖励“大红包”,他的脸上难掩喜悦之情。而在半年之前,该工作室的另一创新成果也曾斩获该项奖励一等奖。

    近年来,兖矿能源高度重视双基建设和小改小革工作,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将先进评比由一年一次改为半年一次,切实让有能力、重实干、善创新的职工当“主角”,在评先树优和休假疗养上优先推荐,在工作环境上优先支持。2022年以来,公司选树表彰优秀区队39个、优秀班组180个,累计奖励金额600多万元;共计征集创新成果628项,终评优秀获奖成果167项,累计奖励金额270多万元。

    今年4月份,兖矿能源首届首席技能大师、技能大师(一级)收到烫金聘书,聘期内完成考核,即可享受副矿长、副总师待遇。这是属于高技能人才的“高光时刻”,技能大师聘任制的落地实施,也让更多扎根一线的兖矿技能人才看到了继续向上的希望,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空间。

    兖矿能源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的鲜明导向,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通过股权激励、“31789”年轻干部培养工程、重奖小改小革创新成果等,让技能人才有票子、有面子、有干头、有奔头,一大批国家级、行业级、省级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传匠心,培养创新“接班人” 

    9月1日,一场特殊的“职场开学第一课”在兴隆庄煤矿开讲,新入职大学生同矿区家喻户晓的明星——“大国工匠”高兴亮、郭金陵、王小波面对面交流互动,听他们分享成长成才故事,解答职场困惑。精彩的“大师课”让新职工“追星”同时受益匪浅,暗暗立下向前辈看齐,做敢于奔涌、可勘大任“后浪”的志向。

     “技术只保留在自己身上是没有用的,只有广泛使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王小波像师傅高兴亮当年教他一样,毫无保留地将经验和技术传授给青年职工。而这样的传承,在兖矿能源随处可见。

    兖矿能源以“大国工匠”、行业技能大师、劳动模范为人才核心,先后建成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16个、劳模创新工作室57个,涉及采煤、掘进、机电等12大专业岗位。这些技能大师、劳动模范在带头解决一线难题的同时,以导师带徒、专业授课等形式,挖掘培养青年人才,培育出一支又一支素质过硬的自主创新队伍。

    大力选拔重用既有基层经历又有真才实学的优秀年轻干部;实施“璞玉”计划,培养一批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搭建“管理、技术、技能”人才“三通道”体系,让青年技能人才看到成长上升的空间……一系列举措掷地有声,让“为企尽责、创新有我、勇于实践、创优争先”的责任担当,在青年职工中持续接力。

    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兖矿能源下好创新“先手棋”,搭平台建机制树人才,以“第一动能”的磅礴之力,汇聚起企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