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7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新时代煤企打造本质安全型矿工的思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王连鹏  李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二十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的艰难阶段,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统筹发展和安全面临很大挑战。如何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实现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既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理论课题。面对这一课题,笔者认为:煤矿企业必须将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打造一支“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本质安全型矿工队伍,才能夯实安全管理的根基,构筑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高水平安全,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用政治站位武装人,把握打造本质安全型矿工的方向性。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安全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为此,煤矿企业必须将实现高水平安全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责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教育引导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安全法律法规,学习本专业、本岗位安全生产所必需的本体性理论知识,学习总结本专业、本岗位安全生产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推动安全理论学习常态化长效化。要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在常学常新中强化安全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安全发展信心,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安全发展使命,在细照笃行中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在知行合一中担当安全发展责任。要始终做到在学习中深入思考、在实践中总结思考、在借鉴经验中比较思考。敬畏安全、敬畏生命、敬畏制度、敬畏岗位,唱响“今天我上岗、安全我负责”安全主旋律,做到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  

    用人文关怀凝聚人,把握打造本质安全型矿工的关键性。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打造本质安全型矿工关键在于营造具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消除安全心理障碍,让职工心情愉快的工作。为此,煤矿企业首先要让职工有“满意感”。领导干部要强调“设计师”角色,淡化“指挥家”角色,营造具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从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打造优秀职工团队。其次要让职工有“归属感”。运用情感内化机制进行管理,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目中有人、心中有数,加强交流与沟通,使党群干群关系融洽,确保优秀职工留得住、用得上、带不走。三是要让职工有“成就感”。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运用各种机制,为职工搭建创造性起飞的平台,满足职工提升安全素质和岗位技能的愿望,增强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实现正规操作,做到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

    用安全教育引领人,把握打造本质安全型矿工的导向性。打造本质安全型矿工关键在于解决人的认识问题;解决人的认识问题关键在于强化安全教育。为此,煤矿企业首先要构建“线上(利用网站以及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媒体)+线下(专业安全大课、班前班后会等)”安全教育模式,加强对职工的安全宣传教育。其次要充分利用安全讲座、安全演讲、安全签字、安全宣誓、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其三要运用“典型案例”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全方位、多层面剖析事故发生的原因,阐述事故的危害,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措施,使职工在识记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在作业中查隐患、反“三违”,增强安全意识,筑牢安全防线。四是要保护职工的身心安全与健康,重视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外聘老师教育辅导、爱心安全座谈等形式,让“心理疏导”进入班前(后)课堂,消除安全心理障碍。五是要通过“让身边的人讲述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这种“现身说法”,举一反三、警示预防,提醒职工时刻牢记安全,强力推动向“零违章、零隐患、零事故”安全目标迈进。

    用安全理念启迪人,把握打造本质安全型矿工的灵魂性。安全理念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它既可凝聚力量,又可调整人的心态;它决定着企业和职工的安全价值取向,在打造本质安全型矿工中处于核心地位。为此,煤矿企业必须教育引导职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记“安全就是政治、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的安全宗旨;树牢“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指望他人不保险”的安全理念,严格“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的安全行为,坚持“不安全不生产、 隐患不消除不生产 、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 ”的安全原则,建立起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认知体系,增强“遵章光荣、违章可耻,珍惜生命、修养自我”的安全意识等,让安全理念内化于心灵,外化于行动,守住安全底线、不碰安全红线、筑牢安全防线。

    用安全培训提升人,把握打造本质安全型矿工的主动性。打造本质安全型矿工关键在于提升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关键在于搞好安全培训。为此,煤矿企业必须科学制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规划》,每年对职工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在培训中做到“五个结合”。在培训内容上,坚持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安全法律法规与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教育相结合;在培训对象上,做到井下职工与地面职工、普通职工与特殊作业职工相结合;在培训形式上,坚持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个人思考与团队交流相结合;在培训方式上,坚持其它培训与示范带动相结合;在培训管理上,坚持培训效果与正负激励相结合。同时,要统筹推进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网络新媒体平台教育,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现代化水平。

    用安全制度规范人,把握打造本质安全型矿工的保障性。制度是一种人们有目的建构的存在物。建制的存在,都会带有价值判断在里面,从而规范、影响建制内人们的行为。将先进的安全理念融入到安全管理中,必须通过行为准则和制度规范来实现。为此,煤矿企业必须进一步完善《班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班组安全工资考核办法》《班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班组安全培训制度》《班组安全风险抵押金考核办法》及班组职工安全联责联保制度、班组安全隐患市场化制度、班组安全管理信息化制度、班组违章人员警示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依托制度和标准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解决班组安全管理力度不够、容易反弹的问题,掌握班组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用安全环境培育人,把握打造本质安全型矿工的根本性。安全环境是政治站位、人文关怀、安全教育、安全理念、安全培训和安全制度发生变化的外部因素,它既是人的心态和行为的外因,又是影响人的心态和行为的条件。良好的安全环境是打造本质安全型矿工的根本所在。为此,煤矿企业必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政治责任,针对矿井水、火、瓦斯、顶板、冲击地压等各类灾害并存的实际,全面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恪守“少人则安、无人则安”的安全理念,坚持“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的工作理念,全面推进智慧矿山建设,加快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深度融合,打造安全、绿色、高效型现代化矿井,全面提升矿井的安全可控程度和科技抗灾能力。要完善安全科技开发机制,实行立项论证制、资金合同制、项目负责制、抵押金制、项目会商制与考评验收制,激发工程技术人员科技攻关的内生动力,用创新实现高水平安全,用创新保障高质量发展。在主要街道和地面生产区悬挂安全横幅、标语、彩旗,营造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在井上下重要场所和职工学习室设立安全警示牌、安全寄语、全家福照片、“三违”亮像台、安全条幅等安全文化排版,建立安全文化长廊、安全宣传电子屏幕,使安全知识举目可见,侧耳可闻;实施亮心工程,在井上下重要场所创建以安全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职工自我警示阵地,用先进的安全文化和安全理念熏陶感染教育启迪职工,让职工时时处处感受安全文化的气息。各单位、群众安全系统要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塑工作,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和手段,宣传和监督安全生产,并结合安全生产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群众安全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凝聚企业发展的建设合力,实现高水平安全,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华丰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