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奋进新征程 委员作奉献——走进杭州市政协委员系列报道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沈笑:

躬身园林担使命

走在出门见绿、移步闻香的杭州城,诗意盎然的环境让人耳目一新。作为一名园林人,沈笑在行业内默默耕耘近二十载,如今的她不仅是杭州植物园副园长,也是市政协委员。今年两会期间,她提交了名为《花拥亚运 满城飘香》的提案,希望亚运会召开时,杭城处处鲜花盛开,鼻尖所嗅皆是花香。为了让提案落地,她不断思考如何让映日荷花九月红,如何令三秋桂子满城香,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一名政协委员的履职本色。

漫漫潜心科研路

为了使亚运会期间“桂子花开、十里飘香”,沈笑带着科研团队,对杭州市绿化树木储备中心内储备的桂花生长状况进行了多次观察与记录。在沈笑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她和团队成功总结出了一套调控桂花花期的经验。他们发现,只要在盆栽桂花花芽分化时,采取严格的技术控温,就能实现十月桂花香满城。

适逢亚运盛会,沈笑还想邀中外来宾共赏西湖的荷花。然而9月的荷花叶色已渐渐转黄,难以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沈笑带着科研人员连续两年在西溪圃地试验,尝试通过二次翻种、更换容器增加面积、修剪等技术手段,让荷花延迟开花时间。时光不负有心人,荷花终于在2022年的秋天竞相开放。

深深牢记为民心

为了让“花拥杭城、满城飘香”成为现实,从去年起,沈笑积极走访调研,听取社情民意,补充完善提案。为解决技术难题,她还曾奔赴广州、深圳等地,认真学习举办国际重要赛事绿化美化提升经验。她表示,“花事活动是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一种需要,我们作为承办方要站在全局高度,拿出最好的展品,不断学习、共同努力,为杭州百姓和外来游客带去花海盛宴。”

孜孜走出创新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沈笑带着团队不断尝试将科研成果带出圃地、植物园,并在全市开展石蒜等新优特植物推广应用工作。此外,他们积极探索各种交流合作模式,与运河集团、丽水绿化发展中心、万科集团等多家单位开展合作。沈笑说,“未来,我们希望能和更多的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让科研成果走出去,共同推进美丽杭州、美丽浙江、美丽中国建设!”

履职尽责花飘香

作为政协委员,沈笑在收集提案和听取民意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发动市民群众深度参与,增强人民群众美化城市的主人翁意识,才能让杭城花香绵绵不绝。在她的建议下,杭州开展了“蕙质兰心,香雅满堂兰花展”“杭州市民大花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迎亚运系列活动,杭州植物园也先后开展了科普进街道、科普下乡村等活动,真正做到了百花开进百姓家。

委员有初心,政协有能力。沈笑表示,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将在服务保障亚运会中展现担当作为,与各位委员共同凝心聚力、传播共识,汇聚更多力量将“花满杭城”的美好理念落到实处,用满城飘香迎接亚运盛会。


陈萍:

导演好亚运“双面绣”

政协委员往往本职工作繁重,从本职到履职,身份不变、角色转换,如何进阶?对此,市政协委员、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首席导演陈萍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政协委员既要胸怀“国之大者”,也要窥斑见豹、见微知著。之前,陈萍曾提议“万张笑脸迎亚运”,被上城区政协纳入史上首个集体建议案。亚运在即,他再度提议“传播笑脸,彰显文化自信”。经过一番努力,上城区各街道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韵味上城·笑脸SHOW》活动接力,幸福的笑容洋溢在人们的脸上,也将展现给全世界。

“我的提案大多来源于对本职工作的观察、与基层群众的交流。学校、剧院、广场、社区、甚至游步道,都是我增强履职眼力的好去处。只有于细微之处发现百姓需求,才能精准建言,为城市发展献计出力。”陈萍说。

乘亚运契机,陈萍不断寻找亚运惠民的落脚点。在《关于亚运期间绘好古韵今辉“双面绣”的几点建议》提案中,他用“亚运一起乐,彰显幸福‘全景图’”“亚运有好礼,设计文化‘线路图’”及“亚运多智能,强化数字‘集成图’”等三张图生动地阐释了如何放大亚运效应、让全民共享亚运红利,为美丽杭州注入新时代运动内涵。

2022年新年伊始,作为新上城开局起步关键之年的重要事件——政协第一届杭州市上城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如何在委员们履职热情高涨的背景下,形成一件集体性的特色成果,既符合上城区的区域特色,又呼应“同筑亚运梦”的主旨意义?是摆在上城政协面前的时代之问。陈萍主动领命,提出“宋韵赋能亚运”口号,连夜发动骨干力量共同撰写上城区首个政协委员《文明公约》,并在48小时内与上城区全体委员联合创作了独具特色的“迎亚运”《文明公约》长卷。

“锦绣宋韵底色亮,千年风华自信昂;心心相融聚有方,爱达未来情激荡;微笑待客礼仪邦,热情和气皆向往;志愿服务添力量,名城创建树形象……”,“迎亚运”《文明公约》长卷一经发布便收获各方好评,杭州亚组委官网也第一时间作了宣传肯定。

在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办过程中,陈萍还多了许多新身份: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吉祥物全球发布总导演、总撰稿,杭州亚运会文明礼仪大赛启动总策划,杭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全球招募总导演,杭州亚残运会倒计时100天活动总导演……尽管忙碌成为常态,但陈萍乐此不疲、全情投入,在服务盛会中释放出了大能量。

杭州市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启用后,陈萍作为值班委员来到这里。“正对着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馆,突然有了更多的灵感”,他在大量调研后落笔成文,将彰显“凝心聚力”、促进“以文润城”、践行“人民民主”、强化“宣传阵地”四方面内容串珠成链,写成故事,进一步传播好政协声音。

在陈萍看来,本职和履职是有机结合的。心系城市发展、情牵社会民生,尽心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必然带来本职和履职“双提升”。“亚运会即将召开,我将用自己的方式和努力发出‘杭州之约’,也想让所有游客感受到,杭州人杰地灵,是一座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城市。”陈萍如是说。


朱丹:

用心护“航”亚运盛会

“这是您的身份证和登机牌,请收好,请往前通过安检,登机口为B35……”在杭州萧山机场T3航站楼的F岛值机柜台前,市政协委员、浙江长龙航空党委副书记朱丹,正和工作人员一起协助旅客办理手续。

伴随着亚运会日益临近,杭州的空中通道也日益繁忙,一趟趟亚运航班,载着乘客从四面八方飞向杭州。同样紧锣密鼓的,还有机场内的各类服务保障工作者。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下沉一线抓落实、调查研究察实情,是朱丹一直所坚持的。为全力护航亚运盛会,朱丹深入飞行全流程,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以高标准擦亮杭州亚运名片。

盛夏时节,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机坪地面早早就突破了40℃。一架长龙航空身披亚运火炬主题彩绘的空客A321飞机,正静静地停放在机坪上,等候着当天第一批飞往广州的旅客。

朱丹和一名身着深蓝色制服的空中安全员,提着工作包步入了机舱。放下工作包后,朱丹取出了一个强光手电筒,开始对整个机舱进行检查。座位下、行李架上、置物袋……对于机舱中每一个可能藏匿物品或者存在风险的地方,他们一一进行了检查。

40分钟后,朱丹和空中安全员完成了各项检查工作。临飞前,她再次嘱托道:“空中安全员背负着保卫国家安全和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的重担,要以严谨的工作作风、有序的检查流程、周密的服务保障,守住飞行安全底线。”

自担任市政协委员以来,朱丹积极走访、调研,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焦点、热点问题认真思考,用心撰写了《关于推动杭州空港“省门商务区”建设的若干建议》提案。

提案中,朱丹就杭州空港的省门商务区建设,从“杭州空港省门商务区范围的划定”“区域内的交通衔接”“产业定位与特色打造”“空间布局与门户形象塑造”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浙江长龙航空创新智能维修保障主基地,是建设省门商务区的重要项目之一。为确保亚运前完成基地外立面的建设,以更好形象迎接八方宾朋,朱丹与省、市、区多个部门多次专题协调,从立项、选址、农转用、建设用地出让等各环节打通链条,探索出了省内机场用地出让新方式。

在朱丹一行人的不懈努力下,浙江长龙航空创新智能维修保障主基地在亚运前如期完工,成为机场门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建设杭州空港“省门商务区”打下了基石。

秉持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朱丹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精做细助力亚运。她表示,希望同众多的亚运筹办人员一起,各司其职,全力以赴,以实际行动为亚运增光添彩。


方毅:

传递信心 同爱同在

在杭州市政协委员、每日互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毅的公司,有这样一个惯例:每当传来胜利的消息时,大家会围在一起,敲锣打鼓,表示庆贺。

曾有员工对此表示不解,方毅这样解释道,“马拉松赛跑是为纪念一位名叫斐力庇第斯的战士,他为了传递胜利喜讯,以最快速度从马拉松跑到雅典中央广场,对着盼望的人们说了一声‘我们胜利了’,之后就倒在地上牺牲了。”他想用马拉松的典故来启示员工,“传递胜利是尤为重要的。在特殊时期,甚至重于生命。”

对于方毅而言,“传递”是前进道路上的关键词,于人于己都有意义。这一次,传递到他手中的,是杭州亚运会火炬。

“一直以来我都特别关注火炬,至今还能想起奥运会火炬传递时的场景。”得知自己当选为杭州亚运会首日第63棒火炬手后,方毅很是激动。他熟练地介绍道,“杭州亚运会是历史上第一次就地采集火种,从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遗址,将远古文明星火融入奥林匹克圣火。能参与这个神圣的仪式,我非常荣幸。”

今天,方毅面带笑容,高举火炬自信开跑。在完成传递任务后,他舒了口气,“虽然只有短短的50米,但每一步都很有分量。”

火炬传递,不仅传递了生生不息的奥林匹克精神,而且向社会传递了信心、激情与活力,点燃人们对未来更加炙热的期待。通过本次火炬传递,方毅备受鼓舞,更坚定了把企业向前发展的信心和勇气。“把企业养得胖胖的、壮壮的,这是我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火炬传递前一天,方毅刚好带领公司完成了第9次搬迁,这一次,他们搬进了属于自己的总部大楼——每日金座。他开心地分享道,“上次搬家时,我们只有100人,这次有800多人,这也是一次信心和胜利的传递。”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方毅十分关心社会问题,尤其是经济领域及年轻人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深入调研、积极建言。今年“两会”上,他提出,“当下孵化创新型企业的水平,就是未来五到十年杭州经济活力的预报表”。他呼吁,优化孵化器布局,提速加速器建设,从弯道求稳进入直道冲刺状态,把创新的人气聚起来、创业的风气烘起来。这些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为护航杭州亚运会的顺利举办,方毅主动请缨,带领每日互动“数智亚运保障专班”参与其中,助力交警部门24小时保障亚运数字专用车道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

据悉,该系统由每日互动“数智亚运保障专班”深度参与研发,实现了道路运行和赛事车辆位置的实时监管,在确保亚运赛事车辆准时准点的同时,最大化利用城市道路资源,将亚运期间交通运转对群众出行的影响降到最低。

“就像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所传达的那样,山水相连,同爱同在,每个人都在为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传递力量。”在方毅看来,这是一座城与一场体育盛会的双向奔赴。对于未来,方毅充满期待。


邹华:

亚运精神,“薪火”相传

在绿意盎然的西子湖畔,向着亚运的梦想奔跑!98日上午,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启动。市政协委员、华临绿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邹华是第79棒火炬手,在传递完火炬之后,他立即与大家分享了心情,“很荣幸,很激动,也深感责任重大!”

作为历届重大体育赛事的关键一环,火炬传递是传递城市精神的重要窗口。为此,邹华做了充分准备,他表示,“要以最好状态迎接那一天的到来”。

98日,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正式启动。一切尽如所期,邹华手持火炬、步伐稳健、神采飞扬,圆满完成了传递任务。

关于火炬传递,邹华有着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火炬手传递的不仅是圣火,更是积极昂扬的精神风貌。“正如杭州亚运会火炬,名叫‘薪火’,寓意传承。我们所传承的,是向上向善的精神,也是全人类守望相助的精神。”邹华说道。

担任火炬手只是邹华参与亚运会的一个缩影。早在2019年,他所在的华临集团就承接了临平区亚运场馆的改建项目。面对这个“特殊”的工程,承办方将要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回忆起其中的艰辛,仍历历在目。“项目历时700天,前后投入人员共计2000余人,高峰期每天有600余人参与现场施工,参与人员几乎吃住都在工地。”

20213月,项目迎来竣工,华临集团铆足干劲、攻坚克难,如期保质完成了场馆改造。为充分体现杭州亚运会绿色办赛理念,在场馆改造过程中,还引入了“装配式绿色建筑”模式,全面助力零碳亚运。

“项目建设完工只是华临集团护航亚运的一部分,我们还组建了运维保障专班,负责在亚运会前及会中提供智慧安防、比赛照明、水电维保等各方面的服务。”邹华介绍道,临平区体育中心场馆群配备了智慧大脑,实时显示场馆使用的各类数据和画面,专班工作人员会进行动态巡查,并提供全面技术保障。

可以说,能成为杭州亚运会火炬手,是邹华一点一滴干出来的。他一直致力于扶贫帮困、捐资助学、服务乡村振兴、助力体育运动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2008年奥运会至今,他累计捐赠2600余万元用于公益、共富项目,共资助大中小学生169名,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3500余小时。亚运之年,他又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工作,集结了来自临平的近200家青商会会员单位,成立了“迎亚运青商志愿服务队”。

“作为东道主,每个人都应该为亚运会做出自己的贡献!”邹华言辞恳切。在他的带领下,这支志愿服务队的身影活跃在杭州各个角落,真正做到了“哪里需要亚运保障,就出现在哪里”。

作为市政协委员、新生代企业家,邹华十分珍惜为青年创业者发声的机会。他说:“委员的责任是要认认真真地收集问题、原原本本地反映问题,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他提交的《关于杭州市新生代企业家队伍培养的建议》等提案,得到市区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最终落实到具体政策中惠及众多创业者。

作为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导师,邹华也积极为大学生创客们作创业规划指导和创业知识授课,帮助近千名青年走好创业发展之路,他还成立中国青创中心、浙江省首个新生代企业家“之江同心·青蓝之家”活动阵地,累计带动就业人员超2万余人。

“所谓薪火相传,就是一代接着一代干,大家提携并进。这是践行亚运精神的题中之义,也是我作为政协委员的职责所在。”

(杭州市政协委员工委供稿,王姿娇、方德瑞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