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彭鑫
9月7日,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在福建省南安成功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近800个展位,展示来自海峡两岸的特色农产品。历经15年的沉淀与历练,农订会已成为海峡两岸极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农产品专业展会。今年农订会进一步突出“两岸携手、以农为媒、融合发展”的主题,迎来更多两岸新农人,共享优质好货丰收喜悦。
恢复规模布展革新
新朋老友齐汇聚
本届农订会恢复至前几年的高峰期展览规模,线下展馆由去年3个馆12个展区恢复到5个馆15个展区,共784个国际标准展位,展馆面积达26000平方米。其中台胞台商企业及大陆台资企业展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展位共394个,大陆特色农业企业展位共390个。线上,近千条短视频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大流量曝光,精准定向40万目标人群,最大化释放展会品牌影响力。
记者在展会上遇到了不少在疫情期间停下参展脚步的老客商和初次参加农订会的新农人。来自台湾地区欧阳制茶厂的欧阳琇文说,前3年因疫情关系暂停参展,今年她带了上千斤台湾好茶来参展。“我的客户大多来自泉州南安,肯定要来会会老朋友们的。”今年成立的南安市辣椒产业协会此次组织了会员企业前来参展。会长陈双树向记者介绍;南安辣椒协会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完成行业管理工作,增强与科研院所、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福建农林大学和辣椒采购商的沟通和交流,针对行业和企业所遇到的共同问题,协会及时向政府和有关科研单位反映,力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协会始终坚持“双向服务”方针,以企业为本,以服务为宗旨,围绕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扎实工作。南安市台港澳办主任王碰生表示,两岸农业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农订会在促进两岸农业交流融合上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的展馆相较往年而言,规划布局更合理,展区设计更时尚。从上届展会起,农订会一改往届按地理区域布展的方式,创新依照企业展品所属类别进行规划的方式布展,突出彰显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多元化发展成果。增设的全国区域特色农业品牌展区里,各区域农业品牌汇聚一堂,争相展示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品、农业经济等,促进区域农业品牌建设。新增的泉州老字号·旅游伴手礼展区里,老字号和伴手礼企业带着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前来拓展市场,让老字号散发新魅力。预制菜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展会增设的水产品及预制菜展区里,展商带来水产类预制菜、肉类预制菜、速冻面米制品、素食预制菜,以集中展示的方式提升闽菜影响力,助推南安市北部新城水产预制菜产业园、中国闽菜·智慧预制菜产业园的有序落地。
年轻时尚多元融合
抱团推广集中引爆配色斑斓、萌趣好玩、年轻活跃,办了16年的农订会越办越年轻。展会广场上,12辆头顶脐橙、菠萝、菌菇、豆干气球造型的新能源花车让人忍俊不禁,这12辆花车根据南安12个乡镇的特色农产品进行设计,除为农订会“打CALL”外,还将在大泉州区域进行花车巡游,以农旅文创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与往年不同,在展位上忙碌的更多的是中青年创业者。在南安官桥镇的特装展馆内,全镇14种优质好货抱团亮相,多位中青年创业者正忙碌接待前来询问、品鉴的客商。官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们正在打造“洪岭十二蔬生”概念,积极对接福建农林大学资源,整合当地的地上、地下果蔬资源,打响区域特色品牌,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在南安市家庭农场协会展馆里,“90后”的家庭农场经营主蔡新新正忙着向客商介绍自家农场的特色产品有机茶和经营理念。“70后”的协会监事长吴攀峰忙着回答客商们对家庭农场协会的种种提问。据介绍,成立两年的南安市家庭农场协会是福建省首家县级家庭农场协会,57个会员农场里包含畜禽养殖、茶叶、粮食、水果等产业。会员里,有经验丰富的老一代农人,更多的则是回乡创业的年轻人。吴攀峰向记者介绍,家庭农场普遍资金少、力量弱,抱团协作让大家可以最大化匹配互补资源,寻找更大商机,“组团参加农订会,既集中展示了家庭农场的差异化优质好货,也能站在前沿学习了解两岸农业发展的新动态、新技术、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