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东周刊 周子青/文
柿林中办起综合体,稻田里开出小火车,养鸭池边建起咖啡馆……走进临浦镇最南端的横一村,处处充满着发展的活力。
“以前村里连一条宽阔平整的路都没有,到处都是黄色的泥巴路、灰色的砖房和杂乱的农田。现在每次放假都会有很多人过来打卡,我们横一村已经是个网红村了。”谈及家乡的变化,当地的村民们满是自豪与欣喜。
横一村的改变始于2018年。彼时处于“千万工程”转型升级阶段,横一村被列入萧山区第一批美丽乡村提升村建设名单,开启了美丽蝶变之路。村口景观提升、道路改造、公厕新建、桥梁美化、弱电“上改下”、绿化美化……一系列工程的大力推进,村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依托美丽环境和自然禀赋,横一村也开始了自己的美丽经济探索之路。“我们有1500多棵百年古柿树,栽种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村党委书记傅临产说,2018年10月,横一村举办了首届梅里方顶柿丰收节。活动吸引游客3000多人次,一天销出柿子约10000斤,美丽经济的效应初步凸显,也让横一村看到了乡村未来的希望。
迄今为止,梅里方顶柿子节已经举办了5届。起初,柿子成熟后,村民往往直接摘下来卖掉,现在,村民们不再主动采摘柿子,而是把柿子留在树上,从卖农产品转型到“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
“游客买到的并不只是柿子,还有看到横一村美景时的好心情。”傅临产表示,为了进一步做强“柿子”经济,横一村在柿子林深处打造了寓意“柿柿”如意的“如意山房”,集游客接待中心、党群服务中心、青年创客中心、农产品展销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目前已入驻杭州书房、星巴克、青年艺术家,还有民宿、餐饮等配套服务,是萧山区首家乡村综合体;结合柿子和茶元素,还因地制宜打造了一座茶主题空间——吉柿·清昼茶室,在袅袅茶香中展现农家茶的文化魅力。
从一颗颗柿子出发,横一村聚焦“萧山·未来大地”共富品牌,围绕“绿色+农文旅”发展方向,持续探索未来乡村建设,着力撬动共同富裕杠杆。
“借助山水林田湖等丰富自然资源,我们同步推进规划建设与运营前置,统筹考虑品牌定位和形象标识,开展全域景区化运营,把围墙降下来、把庭院透出来,把环境优美、空间多元的农家小院打造成农文旅融合的乡创载体,全方位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傅临产说。
以“稻子”为重点,横一村对土地进行了非粮化整治,把零散的田地平整为“千亩稻田”,并以‘Hi稻星球’为统一IP将其打造成为可参观、可研学、可体验、可休闲的多功能郊野公园,赋予农业更多的“绿色想象力”。沿村庄3.5千米范围内,横一村打造了如意小院、星空树屋等26个特色景点,让人们在美丽村庄中移步换景。原来的苗木林看护房也被改造成为稻田公园服务站,打造了70后、80后、90后共创、共享、共富的共创空间——789稻田餐厅。
稻田旁的“鸭棚咖啡”,则是横一村的又一热门打卡点。这里原是村里养鸭子的地方,常年脏乱差。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横一村对此进行创意设计和精心改造,并牵头引进运营机构打造Hi鸭部落,聘请村里年轻人管理。游客可以在这里喝着咖啡欣赏美景,还能与小鸭子进行亲密互动。开业以来人气爆棚,节假日期间甚至“一座难求”。
从往日不起眼的村庄,到如今的网红打卡地,络绎不绝的游客带来了无限商机,越来越多的村民将自己的房屋改造成民宿、餐馆和超市等商业经营业态,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服务与体验。“以前农闲时我们出远门打工,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村子火了,我们腰包也鼓起来了!”村民傅阿姨笑着说道。
2022年,横一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11.66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5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0元,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在农文旅的康庄大道上,横一村全村村民共享乡村振兴新成果,同奔共同富裕新征程。
美丽环境与美丽经济的背后,还蕴藏着横一村高度密集的数字智慧。今天有多少游客来到了村里?农田里的作物生长情况如何?村民们有什么问题需要处理?……在如意山房的数字驾驶舱大屏上,都能一目了然的了解到。目前,横一村已实现整村感知设备重要节点全覆盖,成功搭建数字庭院、智慧农贸、数字跑道等特色应用场景,可以对村庄、农田、柿林、河道等事件进行自动化感知,为线上治理、数字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化支撑和数据积累。
在乡村旅游服务方面,横一村也引入了数字技术,提供更便捷的信息和服务。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子导览系统获取到景点的介绍、线路规划和参观须知等信息,随时随地获得全面的旅游指导。此外,横一村还通过电商平台和直播销售等方式,将当地的优质农产品和手工艺品推向全国甚至全球市场,帮助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凭借着独特的乡村魅力和较快的发展速度,横一村现已成为全国共同富裕基层观察点、全省首批未来乡村,并荣获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称号以及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等认证。
“我们还联动了横二村和浦南村,积极探索‘村村抱团富’模式,着力打造抱团发展的‘乡村共富带’,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发展。”傅临产说,下阶段,将不断整合周边的自然资源输出美丽产品,推动形成美丽经济,持续提升乡村的亩均效益,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共富。
“乡村让人们更向往”的美好愿景,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未来大地上变成现实。
(横一村/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