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纾困
前7月新增税费优惠达1.05万亿元
记者从9月7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7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以及退税缓费已达1.05万亿元。下一步,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储备研究,着力为经营主体纾困解难。
税费优惠政策是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重要内容,也是直接有效和公平的惠企政策。近期,相关部门延续、优化了一批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研究出台了一批针对性强的新措施,并且积极谋划了一批储备政策,以税费政策组合拳实打实支持企业纾困发展。
其中,聚焦支持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在优化、完善的基础上,将涉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到期税费优惠政策统一延续到2027年底,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
“根据2022年数据,大约七成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需要缴纳税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加大税费支持力度,同时叠加其他支持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说。比如,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再如,中央财政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拨付进度。重点支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等,推动形成政策合力,强化政策支持的强度、力度。(汪子旭)
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10年增长约3倍
记者9月7日从2023年国际能源变革论坛获悉,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发电装机总量达到27.1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3.2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10年增长约3倍。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论坛上说,这10年来我国全面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9.7%提高到2022年的17.5%,以年均不到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能效提升速度居世界领先行列。
他表示,我国立足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积极安全高效发展核电,不断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供应系统和清洁发电体系,其中,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和在建核电规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据介绍,与2012年相比,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7%,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综合能耗下降11.3%,电解铝交流电耗下降6.3%,水泥综合能耗下降9.3%,乙烯综合能耗下降6.3%,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7.1%。(戴小河 杨绍功)
北京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57个重点项目
为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推动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近期北京市组织各区、各部门广泛征集面向民间资本推介的重点项目,共梳理重点项目57个、总投资1979.6亿元,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参与合作建设运营,进一步提振民间投资信心。
此次推介的57个项目,均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投资回报机制明确。分行业来看,包括丽泽城市航站楼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11个,大兴区综保区生物医药孵化器项目等高精尖产业项目20个,大兴区榆垡商业地块开发项目等住房建设项目4个,石景山区巴威北锅厂区改造项目等城市更新项目4个,大兴区国际航空总部园项目等商业服务项目7个,密云区尚谷云端运动休闲综合体项目等文旅体育项目9个,以及北京乐成国际学校(望京校区)项目等公共服务项目2个。
从引入民间资本参与方式看,57个项目中包括民资100%持股项目6个、特许经营项目7个、民资控股项目2个、民资参股项目18个、委托运营项目5个、代建项目4个、其他项目15个。(郭宇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