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31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好品牌背后是硬品质 ———吉林大华铸就质量管理“金”字招牌记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如何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东北工业集团吉林大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坚持以“市场客户”和“生产制造”为中心,扎实开展质量管理提升工作,打造质量管理的“金”字招牌,使其研制生产的吉林省名牌产品——“吉华”牌汽车飞轮总成及齿圈产品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抢手货”。

    8月25日,走进吉林大华长春生产基地的厂房,繁忙的生产景象映入笔者的眼帘,加工设备在不停地运转,U型生产线上的操作者在按照自己的生产节拍有序地加工产品。厂房外的发货平台,两台叉车正在不停地往排着队的物流车上装运该公司刚下线的汽车飞轮总成产品。看到这喜人的景象,陪同采访的党群工作部部长于猛禁不住打开话匣子,谈起吉林大华铸就质量管理“金”字招牌的“秘笈”。

    为持续降低质量损失率,从年初开始,吉林大华认真梳理了近三年内外部发生的质量问题,针对低级问题重复发生情况,对现场防错装置进行普查,增加防错手段,降低质量风险。同时,利用精益管理工具,对质量损失率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改进方向,今年上半年已制定7项精益黑带改善课题,改进现场质量难点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其中,“倒角工装实现气动装夹”这一课题,不仅提高产品质量,还提高工作效率8%以上。

    每季度,吉林大华都按照计划对工废损失情况TOP5进行统计,通过数据分析和评估确定QC改善课题,课题覆盖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旨在找出并解决造成工废的关键问题,通过改善攻关将问题彻底解决。该公司每月开展QC小组活动阶段推进会,每季度举办QC成果发布会,进一步提升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已发布QC成果7项,降低工废损失150万元。

    为提高原材料质量,在严格把控原材料入厂验收关的同时,吉林大华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料废实施精细化管理,将每日产生的料废进行统计,并及时反馈至供应商进行分析,并与供应商签订质量协议,明确供应商在产品质量方面的责任,特别是针对重复发生质量问题的供应商,制定严格的考核和处置措施,促使供应商积极改进,提升整体供应链的质量水平。

    吉林大华通过技术培训、经验分享等措施,对供应商进行帮扶指导,以提高供应商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同时,还加强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使供应商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公司质量管理部门每日覆盖三个班次逐一对质量控制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进行跟踪检查,以立行立改、立项攻关等方式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彻底闭环。”公司质量保证部部长崔妍姬介绍说,吉林大华每日都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过程审核,对生产一线各工序的工作情况进行详尽检查与记录,全面把控现场各环节,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予以解决。年初以来,审核中发现不符项共53项,均已完成整改。

    “对于企业来说,二、三方审核是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很好机会。每次,吉林大华都认真做好迎接审核工作,对在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都能及时进行整改验证。今年前7个月,吉林大户华共接待二、三方审核34次,问题项整改完成率为100%。”崔妍姬说。

(陈凤海 隋萌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