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充电桩建设
加速推进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重要举措,推动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朝着分布更广、布局更密、品类更全的方向发展。如今,无论是天山深处,还是高山峡谷间,加速推进的充电桩建设正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益处。
位于天山深处的新疆阿合奇县小木孜都克景区最近几天迎来了驾驶着新能源汽车来打卡的游客。山西游客李瑶晨儿说:“没想到在这么偏远的地方能找到充电桩,一路走来能给车充电补给,觉得很惊喜。”
不仅是天山深处的克州,深山峡谷中的独龙江乡今年5月也顺利投运了充电桩,乡亲们第一次开上了新能源汽车。“我刚才吃个早餐的工夫,我车上的电就已经充好了。”云南怒江州独龙江乡居民杨时平心情非常激动。
充电桩建设在向空白处挺进的同时,充电服务网点也是越织越密。目前,全国近九成高速公路服务区已覆盖充电设施。在浙江,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建成乡村地区公共充电桩2.9万个。在江苏,“光储充”一体化微电网让充电更低碳。在北京,共享充电模式让过去的车找桩变为桩找车。
“只需要扫个码,机器人就会自动把这个充电桩移动到我的停车位上方,完成充电后呢,在手机上支付一下就行,非常的方便。”新能源汽车车主黄平告诉记者。
今年上半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到665.2万台,同比增长69.8%。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到214.9万台,同比增长40.6%。私人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到450.3万台,同比增长88.4%。(彭将宇)
云南光伏装机
突破1000万千瓦
近日,云南新增并网光伏装机10万千瓦。截至目前,云南今年新增并网光伏装机481.5万千瓦,云南省光伏装机达1006.5万千瓦,首次迈上1000万千瓦台阶。
作为绿色能源大省,云南紧抓绿色发展机遇,牢牢守住能源安全底线,全力保障能源供应,持续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加快新能源开发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云南力量。
目前,能源产业已跃升为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绿色能源装机占比、绿色发电量占比、清洁能源交易占比、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均达世界领先水平,风电、光伏发电利用小时数居全国前列,西电东送累计送出清洁电量突破1.5万亿千瓦时,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正加快融合发展。
云南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丰富。云南持续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好“绿色能源牌”。截至7月24日,云南新能源装机合计达2236.4万千瓦,占统调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0.6%。(丁怡全)
服务西电东送战略
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近日,我国沙漠、戈壁、荒漠新能源大基地首条外送通道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标志着“十四五”规划的“三交九直”特高压工程全面进入建设提速阶段。
据了解,宁夏电网位于西北电网东北部,是西电东送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小省区、强电网、大送端。先后建成±660千伏直流线路向山东电网送电,±800千伏直流线路向浙江电网送电,直流电力外送能力达到1400万千瓦,输电通道利用率位居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宁夏累计外送电量突破6100亿千瓦时。
根据相关规划,宁湘直流工程线路途经宁夏、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湖南6省(区、市),输电距离约1619公里。据悉,2025年宁电入湘工程投运后,向湖南年输送电量360亿—400亿千瓦时。宁夏内供、外送电量将达到两个1000亿,即区内售电量1000亿千瓦时,外送电量1000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两个50%,即装机占比50%,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50%,新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在中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钟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