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香味俱全的面食,宛如艺术品。

职工食堂自耕自种菜园子。

装修后的职工食堂。
■ 朱宇婷
“在矿井可持续发展中,‘以人为本’一直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我们以改善民生为切入点,用实事把这种理念贯彻到矿井建设发展当中。”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南屯煤矿党委书记程强强调,“要让职工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
多年来,该矿从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持续推进“我为职工办实事”活动,把解决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事当作一项常态化工作抓实抓好。尤其在后勤服务保障上,该矿以让职工“舌尖上”有滋有味为方向,努力在提升饭菜质量、提高职工满意度上下功夫,做“食”文章、办“食”事,努力打造和谐家文化。
“旧貌”换“新颜”
打造“心”环境
“亮堂,温馨!”是该矿职工对改造后的职工食堂直观的印象。
走进职工食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在滚动的内容详实、价格公开的电子屏,让人一目了然今天的菜品;在自助式的取餐区域里,消毒碗筷、干净卫生的菜品依次排列;在用餐区域里,整齐的桌椅,一尘不染的地面,为职工营造了温馨舒适的就餐环境,让用餐真正变成一种享受。
“给我来一份芸豆炖肉,一份凉拌青豆苗,看着凉拌猪耳朵也不错,价格也实惠,而且干净卫生放心吃。”买饭的职工看着美味的菜品食欲大动,“最近食堂还经常更换菜品,我比以前来食堂的次数多多了。”
今年是该矿建矿投产50周年,为了更好地让全矿职工家属享受矿井转型发展带来的成果,年初,该矿对最能让职工感到温暖的地方——职工食堂,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改造。
此次升级改造,该矿前期通过座谈交流、发放职工满意度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了需求调研,本着“视职工为亲人,服务好是责任”的宗旨,对职工食堂进行了内部设施改造、对老旧设施进行返修再利用,并增添部分新设施。
硬件升级,软件不能落下。在保持原来服务的基础上,该矿后勤服务中心职工食堂新增加饭品种类、优化了人员配置,主动提供平价炒菜、半份菜,满足职工的口味需求、用餐需求和购买需求,既能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又能解决“众口难调”问题,让职工在温馨舒适的职工食堂就能够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
自耕自种“菜园子”
丰富职工“菜盘子”
民以食为天,食以菜为先。在该矿白马河风井闲置空地有一个别出心裁的菜地,放眼望去一畦畦嫩绿的辣椒、茄子、豆角、西红柿、黄瓜等10余种有机蔬菜。这是该矿职工食堂开垦的“生态小菜园”。
“我们的有机菜园既可以让职工吃到纯天然无公害的健康蔬菜,还能节省开支、美化环境,使职工树立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更能有效提升饭菜品质,一举多得。”该矿后勤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张以军说道。
该矿以提升职工“吃”的质量为工作目标,结合季节特点,立足现有条件,精心谋划、因地制宜抓好小种植,不断丰富职工的“菜盘子”。并将“小菜园”建设当成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的“暖心工程”来抓,在改善职工就餐及生活水平上出实招、办实事,不断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小菜园”管理精细、规划合理。工作之余,该矿后勤服务中心职工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劳动精神,轮流在这里翻地、平整、播种、施肥、浇水,将菜园规整的井然有序。
自该矿推行“小菜园”的建设以来,不但美化了矿区环境、丰富了职工的“菜盘子”,还能让职工今后吃上安全无污染的绿色蔬菜。在打理菜园子过程中,大家都积极融入其中,使职工树立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提升了饭菜品质,保证了广大职工“舌尖上”的幸福。
真假“玫瑰”
炫“绝活”撼“味蕾”
怎么能让生产一线的职工吃的营养健康又美味?是该矿后勤服务中心职工食堂厨师们经常讨论的话题。
于是,他们创新思维,广泛开展技术比武活动,鼓励厨师创新菜品,通过技术比武,达到岗位练兵、相互切磋,相互促进,提高技能,提升服务质量的目的。
“这个玫瑰糕点做得可真逼真啊!”“提篮酥也很精致,咱们厨师的手艺可真好!”
玫瑰糕点、兰花酥、佛手酥、提篮酥,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面食,宛如艺术品,令人垂涎。这是近日该矿后勤服务中心职工食堂开展的一次中式面点师技术比武。
通过技术比武,不仅可以让厨师们展真功、秀绝技,还能通过相互比拼找差距、比不足,在你追我赶中相互学习,提升个人业务能力。
业务技能提升了,可饭菜是否合乎众人的口味呢?
俗话说:“五湖四海,众口难调”。是咸了?是淡了?还是口感不太好?
每天收餐时,菜案班班长袁如花都会细心留意一下,看看哪些饭菜“销量”好。并主动向职工家属“套近乎”征求大家对饭菜口味的意见,逐步在自己心里建起一本“口味账”。
空闲时间,他们常在一起对照食谱进行探讨和研究,带领大家调剂菜品,增加菜品种类,提高饭菜质量,定时更新菜谱。不断改进烹饪方法,烹饪上既有传统口味又有创新改变,确保荤素搭配、米饭面食软硬搭配、口味搭配、营养搭配样样俱全,让职工们吃出家的味道,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