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1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风华五年谱华章 城市嬗变展新篇 ———山西省怀仁市撤县建市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4-1 1 (主图)青山绿水的中国北方新城山西怀仁.jpg

青山绿水的中国北方新城山西怀仁 

4-4 怀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jpg

怀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

4-6 怀仁市图书馆.jpg

怀仁市图书馆

4-5 怀仁市体育馆.jpg

怀仁市体育馆

4-2 怀仁白塔.jpg

怀仁白塔

4-8 新开通的G55二广高速怀仁南进出口.jpg

新开通的 G55 二广高速怀仁南进出口

4-9 占据全国百分之六十份额的怀仁日用陶瓷.jpg

占据全国百分之六十份额的怀仁日用陶瓷

4-7 2023怀仁羔羊肉交易大会将于8月28日盛大开幕.jpg

2023 怀仁羔羊肉交易大会将于 8 月 28 日盛大开幕

4-3 怀安大街 大道向远.jpg

怀安大街 大道向远


    北方骄阳耀新城,漫舞金风迎八方。8月8日,伴随着G55二广高速公路怀仁南通车的消息在媒体上公布,全国各地再次将目光投向山西怀仁。

    回眸五年前,2018年8月8日,怀仁因撤县建市,在三晋大地上被熟知它的人重新认识。

    五年间,它从撤县建市这个新故事讲起,以“中国北方日用瓷都”、“中国北方养羊第一县”、中国绿豆之乡、“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农业产业强镇”、两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讲述着自己如何带领43万德乡儿女们勠力同心、砥砺前行时,每一幕幕篇章里的精彩故事。

    五年,承载着光阴的故事,不仅是数量的积累,更是这座城市城镇化建设提质增效、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进程。

    五年来,怀仁市委、市政府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坚强带领全市干部群众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腔热血趟新路,在“惠民生”的高质量发展引擎下,内外兼修,城市建设“高颜值”,社会治理“有内涵”,向新而行,生态环境“青山在”,产业发展“活水来”,一张张规划图变成了一张张老百姓幸福生活的美画卷,在怀仁大地上徐徐铺开。


北方名城民生篇

幸福城里展笑颜


    一座幸福的城市,必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五年来,怀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关切的宜居、养老、就业等“民生账单”,紧紧围绕惠民、利民、便民目标,出实招、破难题,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增强。

    行走在怀仁这座城市里,城水相依生机盎然,高楼林立现代时尚,街道宽敞纵横交错,商场公园美景如画,看得见、摸得着的巨大变化,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怀仁,正变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宜居、越来越有品质。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五年间,市建成区面积由26平方公里扩大到36.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41%提高到6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40.4%增加到42.08%,绿地率由37.2%增加到39.12%。

    居住环境安全便捷。三十多年的国税局小区老楼在经过“水、电、气、暖、路”、加装电梯等一系列改造后,幸福感“一键直达”。全市51个小区监控系统并入新启用的智慧物业管理平台,百姓居住环境安全又安心。社区居民在“15分钟”便民生活圈里,实现了衣食住行方便、快捷的幸福生活……

    交通路网四通八达。正在快速建设的怀仁东站站改工程、省道S205拓宽改造工程、G55高速公路怀仁南互通工程等,贯通城市向外延伸的交通“大脉络”,进一步对接长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前沿,加快地区经济转型升级。

    优质教育先行发展。五年来,随着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和新建的0—3岁高标准托幼机构在怀仁的落地建成及稳定发展,该市完成了托幼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新建了第三中学、城镇第二实验小学,扩建了第二中学并恢复独立办学。五年共为一本大学输送13600多人,为二本大学输送42000多人。为清华、北大输送人才36名。近三年规范民办占比10.7%。

    2021年开工建设新建人民医院项目,怀仁市中医院2020年入围全国全面提升县级中医院综合能力500家县级中医院第一批名单。全市现运营养老机构9所,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99个……如今,在怀仁,人民有“医”靠、老人有所养,对接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健康需求,精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在这里从“养老”变成“享老”。


县域百强产业篇

“延补强链”势头强


    近年来,怀仁市强化链式思维,夯实抓链举措,围绕高端陶瓷、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绿色产品加工等产业,深入实施全链培育行动,推动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势头强劲。

    千年陶瓷史在现代化市场浪潮的冲刷下,革陈换新、创新升级,全市53家陶瓷企业123条生产线全部实现清洁能源天然气生产,陶瓷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陶瓷生产正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蝶变。

    搭乘“十大特色专业镇”发展快车,怀仁市积极打造陶瓷e镇,通过直播带货这一新模式来提高陶瓷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量。截至2023年7月下旬,陶瓷线上销售额达7547万元。

    作为全国最大的育肥羊供应基地之一,怀仁市坚持不懈把羊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创新构建产业发展模式,推动羊肉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形成饲草种植加工、羔羊育肥、屠宰分割、熟食加工、预制食品加工、羊绒加工、有机肥加工等完整的全循环产业链条。

    目前,全市建有标准化肉羊棚圈131.8万平方米,养殖专业合作社425家,肉羊屠宰加工企业12家,年屠宰加工能力600万只。肉羊年饲养量连年保持在420万只左右,母羊年存栏约20万只。从事羊产业的农民多达5万多人,农民人均羊产业纯收入70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三分之一,肉羊产业真真正正成为了富民产业。

    在“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监管工作中,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监管和标志使用管理,怀仁市共有54个产品获得“三品”认证。依托龙首山粮油贸易有限公司、金沙滩羔羊肉公司、朔美羊羔羊肉业有限公司创建3个“供深”基地,依托龙首山粮油贸易有限公司打造2万亩“怀仁绿豆”功能农产品品牌基地,进一步提升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吸引力、带动力和辐射力。

    煤炭转型绿色低碳。从机械化到智能化采煤、从人控到数控的升级、从自动到智能的提速,怀仁开启了煤矿生产智慧时代的“奋进模式”。

    “新能源储能”协同发展。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煤矿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的步伐不断加快。

    围绕打造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链,怀仁市通过壮大高端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的生产规模,大力培育医疗器械产业、新材料产业发展,打造全省晋北最大生物医药基地和晋北最大原料药基地。

    塞上产业起新潮,擘画蓝图绘新景。眼下,怀仁通过集群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再到聚变,波澜壮阔地链式产业发展正为怀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转型高地文化篇

绽放文旅新风采


    2018年,长篇魔幻巨制《太古》、院线电影《灰猴》《大破天门阵》《游龙记》,“一书三电影”让怀仁火爆全国。随之带火的影视拍摄基地成为了全国热门的文化旅游打卡地,而这仅仅是该市发展旅游业、书写新时代文化强市新答卷的一个缩影。

    打造“文化新高地”。五年来,怀仁以国家一级图书馆、国家二级文化馆及街道乡镇文化站为平台,构建起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旅志愿服务、文艺小分队演出、免费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让全市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参与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高。

    国家级3A级景区——清凉山生态旅游区和羲光农风生态旅游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鲁沟村……风光无限,农旅融合热度非凡。

    五年来,怀仁市致力于旅游发展,在以“塞上瓷都·德乡怀仁”为品牌形象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发展战略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景点评定逐渐增多,文旅模式日渐新颖,蓬勃发展的文旅产业已然成为怀仁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新引擎”。

    汉代八乳博局纹铜镜、元代钧窑天青釉瓷碗、汉代“千秋万岁”绳纹筒瓦......历史文物弥足珍贵。

    五年来,怀仁市精心于文物保护,持续性、创新性科学保护,让人类“宝贝”延年益寿。改建完成后的小型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13816/160套,其中二级文物3件/3套,三级文物109件/31套,一般文物13704件/126套。

    国家非遗怀仁(春节)大旺火享誉全国。

    五年来,怀仁市倾向于非遗传承,多措并举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全力营造全社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强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影响力。

    在怀仁,传统文化给予了文旅发展浓厚的文化底蕴,文旅创新激发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活力,文化旅游事业实现了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山乡巨变乡村篇

强村富民家乡美


    城市车水马龙,乡村阡陌交通,行走其间,处处展露家乡的美貌高“颜值”。现代城市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城和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五年来,怀仁市立足巩固、围绕拓展、着眼衔接,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在山乡巨变的新画卷上,是产业旺、农村美、村民富的“妙笔生花”。

    粮食连年丰,饭碗端得牢。

    怀仁市加大投入建设高标准农田,不断健全农业大托管机制,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连续五年稳定在 5 亿斤以上,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全市种植规模 100亩以上生产主体 230 家,种植面积达 5 万亩;全市设施瓜菜种植面积达 6702 亩,比 2018 年增长 61%;全市露地瓜菜种植面积达到 7.5 万亩,年产量约达 26 万吨。

    产业兴旺,日子不发愁。

    山西最美旅游村之一的海北头乡鲁沟村,每年夏季,总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览南湖、木屋烧烤、体验农耕乐趣。山清水秀的自然禀赋加上新农村建设后天发力,让鲁沟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美丽乡村试点村”、“山西省文化示范村”、“山西最美旅游村”等荣誉称号。

    素有“中国养羊第一村”的亲和乡南小寨村,村里养羊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民不在少数,全村拥有不同规模的合作社89家,95%的村民从事肉羊养殖、屠宰、加工和销售。

    2021年,海北头乡海子村、亲和乡南小寨村两个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怀仁市132个村集体经济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6个村达到100万元以上。

    通过打造农旅、羊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怀仁市因地制宜制定乡村产业发展策略,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环境美,心情更舒畅。

    八月的北方,艳阳高照,暑气蒸人,地处怀仁市云西街道的西小寨村,街道整洁,绿树成荫。新建的怀喜党史文化综合公园内,村民在健身广场上锻炼身体,在休闲长廊、景观凉亭纳凉、赏景,享受悠然舒适的田园生活。

    金沙滩镇韭畦村,2018年开始采用“排水管网+格栅井+截流井+化粪池+厌氧池+人工湿地+灌溉系统”的污水处理模式,实现全村污水管网全覆盖。2020年,该村率先展开农村“改厕”。包括韭畦村在内,五年来,怀仁市完成农村改厕28000座,农村厕所普及率达90%。

   干净整洁的乡村巷道、多功能村级文化广场、生动的“党建”“文明”绘画墙体、卫生现代的农村厕所……村民们感慨地说:“农村居住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城里有的,村里应有尽有,要我说啊,还是农村住着更舒服。”


红色引领党建篇

和谐城市暖人心


    在城市、在农村,在社区、在学校,在项目建设一线、在田间地头,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城市建设中,他们是靓丽风景线,在经济发展中,他们是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中流砥柱。

    “云东街道同仁家园小区自从创建‘红色物业’以来,小区环境越来越好,服务越来越贴心!”

    “云中街道气象街社区皮都金河湾小区新建的300平方米的电动车棚,是我们大伙儿上个月向小区党支部反映的,没想到这么快就建好了。有了这个车棚,既能放心存放,也方便充电,还能消除火灾隐患,一举三得。”

    “去年12月,我们水榭花都小区的物业大会和小区业主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是全体小区居民欣喜的一件好事实事,标志着创建高标准平安小区和‘红色物业’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管党治党,重在基层。

    五年来,怀仁市以组织体系聚合化、工作运行机制化、物业管理规范化、居民服务贴心化“一线四化”模式,深入推行党建引领下的小区治理工作机制,围绕“社区网格化、治理精细化”工作思路,全面构建社区基层治理新格局,深化全科网格服务管理,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目前,已建立居民小区党支部154个,小区党群服务站(点)143个,已实现居民小区党群服务站(点)全覆盖。推动成立小区业委会(物管会)133个。

    小区党组织及时收集困难家庭情况,建立助困帮扶台账,党员居民结对困难家庭。小区党支部制定居民公约,利用微信群等跟进宣传党的政策。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延伸至小区,分类组建135支小区志愿服务队,组团服务650多次。同仁家园等社区为106户孤寡老人等特殊家庭免费发放“红绿键”智护手环,派党员楼长、物业、网格员等第一时间上门提供援助服务……

    作为被中组部组织二局和省委组织部确定为重点跟踪指导的“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县(市)”,如今的怀仁,党群关系越发密切、邻里之间更加和睦、社会氛围日益和谐,是一座安居乐业、安定有序的平安之城,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宜居之城。

    五年栉风沐雨,五载春华秋实,五年风华新怀仁。

    五年来,怀仁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品质进一步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城乡环境持续美化。

    现在,走进这座逾经千年的北国新城,风物四季,旖旎景色;开窗见绿,抬头蔚蓝。仔细聆听,一街一路在述说城市的过去;伸手触摸,一区一景在描绘城市的未来。

    “怀仁陶瓷”、“怀仁羔羊肉”正在向五湖四海散发名片,美丽乡村向每个来怀游客张开双臂……而怀仁撤县建市的故事讲不完、也讲不尽,过去的篇章还在续写,新的篇章已然展开,怀仁儿女将继续书写这座城市在加快建设“转型新高地、县域新百强、北方新名城、富美新怀仁”征程上的每个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