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永辉 康元军 黄俭
7月20日,通往达曼港的DA26立交桥是建成来首次交通围护导行进行维养的桥梁,在规定期限10天内完成,针对桥面沥青铣刨摊铺,克服伸缩缝板材安装时钻孔困难等技术难题,中原建工按时完成桥梁维养任务,开放交通,取得业主的认可。
该公司在2008年进入沙特市场时就确立以技术创新为沙特工程项目管理部的立脚点,创品牌、创效益。经历15年的努力,完成大量沙特市政路桥项目、掌握了沙特城乡事务部的技术规范,以及关联的美国ASTM、AASHTO等规范。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践锻炼,不断技术创新,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沙特通道桥梁施工的相关技术。
敢为人先
解决深基坑支护和降水难题
“深基坑施工技术是市政大多数工程项目的攻关重点和难点,沙特OMAR和达曼28号街项目均涉及该技术,这是一项极具较强综合性、高难度、较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创新创效,对该技术课题的研究势在必行。”沙特工程项目管理部经理李聃说。
于2009年6月开工的沙特OMAR项目,通道长约854.1米,宽为32.2米部分,开挖最大深度14米;达曼28#街项目,降水区域长810米,宽度达27.4米,开挖深度最深12米,距离海边仅2公里,地下水极丰富,砂土土质,具有高渗透性,施工时的危险性极大。经过研究对比选择,最终采用H型钢+方木+预应力锚索的支护方式进行施工,并根据理论排水流量设计排水系统,完成自建降水施工的研究,合理分布深井降水井点位置,确定井点深度。
采用这种技术,优化了工程面广并对整个施工过程提速、维护过程都相互影响较少,同时与工程周边环境相互作用更科学化,降低了施工难度。通过研究深井降水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在降水施工增加自有设备利用率,经济效益方面,节约成本342万人民币。《沿海沙质土城市立交深基坑施工技术研究》也获得了中原石油勘探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迎难而上
解决组合箱梁桥梁施工难题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因施工速度快、节约成本等特点越来越受欢迎,我们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要攻克装配式预应力U型梁技术,必须迎难而上。”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康元军说。
预应力是这项技术的核心,他们与预应力的开创者FREYSSINET公司合作成功解决了楔形梁的预应力设计问题。同时,优化预制立柱的预制吊装施工工艺;支撑板安装重量达20吨,安装状态为斜向45度,设计出特殊的索具和临时支撑保持,安装状态稳定;为HAMMER梁安装设计出临支墩,保持HAMMER梁安装状态稳定;设计出U梁安装临时支座以便完成预应力张拉后的体系转换等一系列施工难题。
2015年10月施工的吉达法赫德桥和哈拉街桥项目上部结构首次通过采用该技术,两项目施工效率更高,施工区域小,影响道路上的车辆通行更小,同时施工过程中很好地优化了大型砼构件运输和安装、维护和修理、现场安全管控等相关技术。
此项工法经过技术的不断优化后在沙特同类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既节约了施工时间,又保证了施工质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突破创新
解决费萨尔三层立交安装难题
“沙特费萨尔立交桥共分3层,下层是双向6车道的环形道路,中层是双向6车道的跨线桥,上层是双向6车道的跨线桥。项目工期紧,施工难度大,给我们带来巨大挑战。”该项目部副经理马建征介绍到。
该项目于2014年8月开工建设,项目部集体开发了一套适应性较强的大型曲线预制梁桥的施工新技术,采用2台桁吊+1台架桥机配合,桁吊辅助预制场施工,使用架桥机吊装时,每跨14片梁,存梁区存放能力为24片,只要成品梁够14片,就开始吊装条件,满足施工工期要求,保证吊装、铺装与梁预制的同步进行。
这项技术既能运输和安装钢筋、模板,又能起梁,大大提高了预制场梁预制的施工效率,又减小了梁预制时设备成本,更能大大缩短成品梁的预制周期。在创新突破方面,他们又努力跨出了一小步。
经历沙特15年的拼搏努力,中原建工公司沙特工程项目管理部为沙特完成一座座便民工程,为该公司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展望未来,他们面对沙特房建、公园绿化、沙特阿美、NEOM新城等新市场,将汲取以往力量,技术创新砥砺前行,为公司创造新的业绩。